尘封的乡档(106)|苏氏家族有了功名,可参加上层社会活动获取更多资源

封面新闻 2019-05-23 15:59 94145

尘封的乡档(105)|为保持家族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苏氏家族热衷于捐纳功名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获得功名,就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文化资本。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文化资本是一种稀缺性的社会资源,需要花费大量财力、时间去积累,一般的普通农民家庭(家族)是难以企及的。

俗话说,三代人难出一个贵族。用在科举时代,不仅三代人难出一个读书人,而且有的还要花费数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出一个获取功名的读书人。

但是,只要获得了功名,诸多好处就源源不断地跟来了。因为获得功名突破了阶层固化,上升到了更高的士大夫阶层,有了管用的话语权,说话有分量,有人听了,可以参与地方社会事务,从而获取更为丰厚的社会资源。

这样的话,这个家族就会在地方上成为一大望族,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还会被写入县志中。

有了功名,可以参加当地上层社会的各种活动

对苏氏家族来说,通过捐纳获得功名,有了官场中人的身份,就可参加当地上层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参加当地只有有功名的人才可加入的文昌会。

这不仅能通过参加地区的文化活动来展示家族特有的地位,累积社会资本,提升家族声望,还有了享受文昌会规定的优待机会。

1914年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江西会馆前重建的东文昌碑上记载,凡参加该会者,除交必要的会费即“在会子孙有援例游泮(清朝称考取秀才为入泮)者,各上会底钱一千二百文”外,更为重要的是,与会者“子孙有人中举者,会内帮给京费银三十两给楚;如有出仕别省者,五品以上均照中举京费”,“会内子孙有中三大魁者,加倍赏给。”

也就是说,加入了文昌会的人,如果有子孙考中举人的,文昌会会给赴京参加会试、殿试的资费白银30两。

晚清时的士绅阶层(资料图片)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留存下来的土地买卖契约中,乾隆35年(1770)每亩上等土地的价格为30两白银,嘉庆6年(1801)为42两,道光14年(1834)为36两,光绪2年(1876)为32两,1925年为46两。

所以,30两白银,在当时可以购买一亩左右的田地,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如果有到省外做官做到五品级别的,也会参照考中举人的标准给予奖励。如果有子孙在秀才、举人和进士考试中都考中的,会加倍进行奖励。

扩大社会交际圈还能获取更多社会关系资源

这些金钱的实惠与社会地位的提升,必然会刺激有读书天赋者尽力去博取功名,或家境殷实者不惜捐纳功名获得一个好出身,获取各种社会资源。

对苏氏家族而言,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无疑扩大了社会交际圈。

他们与社会地位大致相同的人群交往,彼此认可和接纳,同时积累着乡土社会中稀缺的、一般人可望不可及的社会关系资源。

例如,有了功名,逢年过节,县太爷会举行相应的茶话会,邀请其参加。这份荣耀,是普通百姓只能想却无法实现的。与县太爷相熟了,今后办事自然也就方便多了。

这就是社会关系资源。就好比现在一样,“上面有人”,这种背景,在某些竞争中,会秒杀不少人。虽然有不正之风之嫌,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这种世俗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太根深蒂固了。

而家族中有名望的人,不仅可以与周围地方的亲朋好友频繁交往,还可涉足到当地以外的境域,构建广泛的社会关系,成为获取外来资源的窗口与纽带。

然后,他们又把所获取的资源带入本地区域,满足当地民众需求,赢得当地民众的感激与信赖,在地方上树立很好的形象。

打个比方,在地方上有头有面的某人,因为社会关系资源丰富,与“省上”、“中央”的关系不错,可以把地方上的一些事情直达“上情”,从而对地方上的事情形成良好的结果,当地百姓谁不会感激他、信赖他呢?

【下期看点】

尘封的乡档(107)|不缺钱的苏国宽,先捐纳监生又捐纳贡生,获得“双文凭”

特别鸣谢:

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评论 5

  • 黑皮鞋先生 2019-05-23

  • 3525f467 2019-05-23

    [微笑][大笑]

  • 3701fm41 2019-05-23

    跟现在一样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