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乡档(81)|卖地原因:契约中没说为啥要卖地,其实这是一种投资买卖

封面新闻 2019-02-13 15:36 32001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尘封的乡档(80)|卖地原因:家里土地多,但劳动力不足反而成了负担

土地契约格式在清朝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卖地原因是契约格式内容的组成部分,按例是每一份契约中都要讲明的。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留存下来的土地契约中,绝大部分都说明了卖地原因,但也有个别契约没有说明原因,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100多年前,四川这样的林盘小院遍地都是,也吸引了不少人进行投资买卖。(资料图片)

契约中的民俗文化:“全月”指的是哪月?

光绪23年(1897)全月初一日,罗六盛在把产业卖给江文相的土地契约中写道:

“(罗六盛)叔侄兄弟商议,愿将去岁所买史姓名下,坐落华邑,地名隆兴桥侧近水田一股,计丈三十亩零,草房屋一院,门扇窗格,楼㯠挑枋,堦埃磉石全俱;猪圈一口,槽底粪坑俱全;私堰一口,私河堰二道,俱系买主私行灌溉使水,所有河堰,他人并无水分;荒山一段,熟地数块;古井一口,尽行扫卖,原载条粮银四钱……时值田价纹银九百八十两正。”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留存的所有土地契约中,就这一份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全月”,这是什么意思?

龙泉驿区档案局(馆)档案编研负责人胡开全解释说,经过比对刘德忠家族的档案,“全月”应该是农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意思是一年中月的总结和全部。

中国农历从一月到十二月,每个月都有很多不同的称呼,其间包含着民间风俗和文化。如一月,最常见的称呼是正月,这里的“正”读音不是zhèng,而是zhēng。除正月外,一月又被叫做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等。

全月的称呼,在史料中很罕见,但在旧时客家人的民间是有这样的叫法的。顾名思义,“全”是满的意思,意即全年最满的一个月,那就是十二月了。也只有十二月,才能担当全月这个称呼。

不说卖地原因,显示商品经济在清末农村比较活跃和自由

以上是对契约中出现的一个民俗文化的题外话,我们接着讲这份契约的事情。

在卖地原因中,这份契约并没有像众多契约中说的缺钱用之类的,而是没有说出卖地原因。没有说,并不代表就没有原因,我们可以从契约中“去岁所买史姓名下”中的这句话看出了一些端倪。

胡开全说,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地表明,罗六盛此次出售产业,其实是一种投资买卖。

我们此前曾经说过,土地契约中,按例要把产业的来源说清楚,为的是让买主放心。一般的来源,不外乎是“分受己名下”,就是在分家时分到自己头上的产业,具有全产权,所以处置起来不受其他因素制约。

罗六盛要卖产业,当然也得说清楚产业的来源,是头一年从史姓人手里买来的。

既然如此,罗六盛为什么不说明出售产业的原因?因为在熟人社会里,他的家境应该比较殷实,不缺钱用,这一点大家都清楚,所以他不敢撒谎说是缺钱用;但是,作为投资买卖,他也不便在契约中说出来。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干脆就不说卖产业的原因,买的人也明白,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就是了。

从产业规模来看,罗六盛的这份产业算是比较大的,品质也很好。这表明,罗六盛的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富有商业头脑,在当时的农村至少属于中等偏上的家境。

同时,他也应该是一个很会处世的人,处理好了租佃这份产业的佃户的问题,不会因为产权交易而导致土地在使用上出现问题。

胡开全说,这份契约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份契约也显示出,在清末时,商品经济在农村土地买卖中是比较自由和活跃的。

罗六盛头年买下他人的产业,隔了一年就卖出,这样的交易频率和方式,就是很好的案例。

【下期看点】

尘封的乡档(82)|卖地原因: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卖地

特别鸣谢:

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