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年轻人在上网时,频繁“哭穷”,结果真的刷到了便宜机票的事火爆网络,网友纷纷分享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成功案例。实际上,近年来,大数据“杀熟”、大数据“偷听”的话题热度颇高,不少网友质疑,是不是自己的生活已经被各种App监控了。如何避免?1月21日,“小柴跑两会”对话到了四川省政协委员,分别从科技、法律视角为你解答。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 秦怡
momo们该怎么“对抗”大数据“杀熟”?我们帮你问了|小柴跑两会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1-21 21:20 69165
$newsDetail.reviewCount
评论 13
茨木 2025-01-22 发表于四川
赞👍
冷漠aaaaa 2025-01-21 发表于四川
没想到还能这样应对大数据。
桌上的杯具0 2025-01-21 发表于四川
这种现象早就该整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