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图⑦|2005年资阳爆发猪链球菌 建立长效机制13年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封面新闻 2018-08-03 13:05 41515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田雪皎 摄影报道

2005年6月,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在资阳、内江地区爆发。截至当年7月25日,资阳市雁江、简阳、乐至等县(市、区)和内江市资中县死亡生猪469头,山羊1只,疫情呈散状分 布,均发生在生猪散养户。后经农业部专家组对病死猪病料检测,初步诊断为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 这种病原体早已长期存在猪群身上,因为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病原体发生变异,从而突破种群障碍,开始从猪传播给人。类似的疾病有人禽流感,但是未发生人传人的情 况。

随后被确认为“人感猪链球菌二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止2005年7月24日中午12时,累计发病80例,其中临床诊断67例,疑似13例,已经死亡19例。疫情发生后,资阳市 采取“四不准一处理”手段,有效控制疫情。同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做好猪链球菌等免疫工作。13年来,资阳再未发生公共卫生事件。

20多名感染者躺在医院  国省市三级医疗专家资阳会诊

“人感猪链球菌二号”爆发后,资阳市积极应对,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派遣专家组和医疗队伍援驰。一张拍摄于2005年7月的老照片,把资阳人的思绪带回到13年前。

此时,已经有20多名感染了“人感猪链球菌二号”的患者躺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床上。照片中,一名感染“人感猪链球菌二号”的男性患者已经陷入昏迷状态。他的脸 上带着输氧设备,长长的管子与氧气瓶连接,身上则是更多监测仪器连接。

在患者的床边,挂着两个输入液体的袋子。三名医疗专家组医务人员全副武装,带着白色医用手套正仔细查看该男性患者的情况。在他们的隔壁,同样是医疗组正在紧张对另 外一个名感染者进行检查治疗。

据悉,截止2005年7月24日中午12时,资阳市及内江市资中县累计发病80例,其中临床诊断67例,疑似13例,已经死亡19例,治愈出院4例,住院病例中病危17例。

灭活疫苗提前三天出厂 资阳13年来再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发生后,首批猪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在2005年7月31日在广州正式出厂,比原计划提前3天。下午6点,疫苗从广州空运到四川成都。据悉,当日运往四川的首批灭活疫 苗总共160箱,35万(头)份,而更大批量的疫苗产品正在加紧生产中,该公司生产的约1000万(头)份疫苗产品之后陆续运往需要爆发疫情的资阳、内江等地。

资阳市也采取“四不准一处理”手段。对病死猪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猪必须按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就地消毒深埋。同时组织2000多名兽医人员 ,深入边远散养户中监督和指导防控工作,对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立即进行适当补偿,对没有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而造成感染事件的乡镇干部和兽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005年8月9日,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最早、疫情较为集中的资阳市连续十一天没有新发病病例,国家卫生部门也停止了每日向社会通报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

随后,资阳市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做好猪链球菌的免疫工作,对辖区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广大的畜禽散养户进行普查,普查疫情和免疫的查漏补缺,对新补栏和漏免的畜禽 及时进行补免,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随时保持在100%。同时建立和健全动物疫情报告制度,认真做好畜禽及其产品运输工具消毒工作。13年来,资阳再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