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亩农田“大管家”:“慧”种田的95后 手机上能看病虫害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6-07 10:00 207176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陈光旭

“95后”,穿着西装皮鞋,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初见李富威时,俨然一副公司白领的形象,很难把他和种田农民的身份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他不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种田人,更是眉山多个区县5000余亩农田的大管家。

李富威来自眉山东坡区,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隔壁村种粮大户李相德后,便跟随李相德回乡种田。5年多的时间里,李富威遇到过困难,也战胜过挫折,凭着年轻人不服输、敢拼敢闯的劲头,逐渐从一名种田“小白”成长为“慧”种田的管理人。

他说:“种田不仅将我自己人生的饭碗端在了手里,更是将粮食生产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特别有成就感!”

李富威接受采访。

回村新发现:

种田没那么苦了

李富威是个农村娃。1995年出生于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石子村的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在农田里长大。在他的记忆里,每天早上,爷爷奶奶5点多就起床,给自己做好早饭后便去田里干活,一干就是一天。“那个时候传统农业没什么机械化,全靠人,特别辛苦,所以当初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回来种田。”

但造化总是弄人。原本高中毕业留在城里当房产中介的李富威,在遇到种粮大户李相德后,命运的轨迹从此改变。一次,回到家的李富威正好看到李相德在种田,他才惊奇地发现:种田好像没那么辛苦了,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连撒药都是无人机!

人工插秧。

为了搞清楚现在到底是怎么种田的,李富威一有空就回村蹲在田边看,而这也吸引了李相德的注意。彼时,李相德刚成立好味稻合作社不久,正是需要年轻血液的时候。看李富威如此感兴趣,李相德便邀请他加入合作社,一起种田。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和在网上对国家农业前景等多方面的了解,再想着自己的工作也并不稳当,李富威决心跟随李相德回乡种田。2017年,在劝说家人得到支持后,李富威正式加入好味稻合作社,成为一名新农人。前路如何,其实李富威心里也并没有底。“但是年轻人就是要敢拼敢闯,失败了大不了再来过。”

李富威到田里实地察看秧苗。

“慧种田”的新农人  

手机上能观测病虫害

但李富威还是低估了种田的艰辛。虽然从小就和农田打交道,但真正自己种起田来,李富威还是手足无措。“以前就是跟着爷爷奶奶做,现在就是啥都要自己会,甚至去教别人。”加入合作社后,他每天都跟着老师傅在田里现场实操,育秧、插秧、收割等每一步都要从头学起。

夏天插秧时,手都晒脱了皮;刚开始打药不懂要提前看天气,有的时候才打了药就遇到下雨,相当于白打。还有一次遇到干旱,水稻产量更是直接减产。这些挫折让李富威感到有些崩溃:他没想到,原来种好田是这么的不容易。

李富威也曾想过放弃,但他不甘心:“要血战到底!”为了让自己尽快成长,李富威边向老师傅学习,边自己研究琢磨、下田实践。慢慢地,李富威从一知半解的“田场小白”成长为“土专家”;再加上年轻人学习速度快,李富威几下就学会了操作插秧机、拖拉机、无人机等农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管理农田的APP,非常方便。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田块测量,看天气,甚至还可以观测病虫害。”李富威说,智慧农业解放了人力,加上成片的规模种植,一个人就可以管几百亩地。

李富威查看农机。

5000亩农田的“大管家” 

年轻人能把饭碗端牢

随着逐步成长,李富威管理农田的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展。如今,他已经是眉山市东坡区、青神县、洪雅县、仁寿县4个区县5000余亩农田的“大管家”了。“我们到一个地方种田,就会对当地的农民进行培训,教他们农机农技,这样我们就可以远程管理。”李富威说:“比如这个时段该放水了,我就给他们打电话去放水。田里有什么问题拍照片给我,我也会远程给出解决方案。”

当然,能远程管理的基础是对农田的情况要了然于心。每隔半个月,李富威会去各个区县的农田实地察看,也会自己下田施肥打药。“一年基本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田里。”李富威笑着说,“但每当粮食丰产的时候,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李富威逐渐成为5000余亩农田的“大管家”。

在种田的近6年时间里,李富威对种田的认知逐步发生改变,也体会到了爷爷奶奶那辈种田人的情怀。“他们即使不愁温饱了,仍然坚持种田,就是要把饭碗端牢在自己手里。”

“现在他们干不太动了,田就由我们年轻人来种!”李富威说,年轻人有冲劲,有热情,会思考,会学习;现在国家对粮食安全越来越重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还专程到眉山关心粮食生产,这也让他和更多年轻的种田人越来越有信心。“我们一定守好田,种好粮,为天府粮仓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论 1

  • 欣尘呀 2023-06-07 发表于四川

    看到了希望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