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启灵 探索国风 歌手刘宇的音乐之旅丨封面独家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3-30 11:29 121577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起新,承前,打破桎梏,厚积薄发。3月30日下午,刘宇 “起承转合”巡演四部曲首站演出,将在成都凤凰山公园开启。万物复苏的季节,刘宇将以“瀧”为始,在国风宇宙,迎风击水,放歌逍遥。


演出前两天,3月28日傍晚,封面新闻记者面对面专访了这位有着“国风少年”美誉的青年歌手。他的回答一如前次电话采访,直接、从容。


海报

①谈演出 

会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与升级

此次巡演,是继去年演唱会《溯》之后,刘宇人生中第二场个人演唱会。相较于首场演出,本次演唱会更注重现场观众的视听体验。同时,用刘宇的话来说,从美术装置到舞台表演,具体到每个节目的呈现、大屏幕的视觉效果、灯光的设置以及现场光影的处理,都有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与升级。

封面新闻:演唱会就要开始了,筹备情况如何?

刘宇:我也不知道筹备情况怎么样,因为我还没去场馆,但刚才导演组过来把整个台本捋了一遍,里边很细节的东西都在,所以我觉得应该是顺利的。

封面新闻:歌词都记住了吗?

刘宇:歌词一直不是问题,虽然有会忘词的时候,但基本上每一次演唱我都没有特别要去背词什么的,我是一个听旋律的人,一段旋律听久了之后,歌词自然就背下来了。有的时候忘词是因为看到了台下一个特别吸引我的东西,注意力被分散了。

封面新闻:跟《溯》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海报

刘宇:这次的亮点和特点,那就有点大了。第一次说实话,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效果。因为当时很大一部分注意力要放在线上的观众上,所以要舍掉很多现场的东西。这一次主要想把现场视听效果做到最好,不用去管摄像机拍下来或者直播间导播效果怎么样。而且从整个道具上来看,转场的时间也会比上次多很多,要上下道具、要整理妆发等等。

封面新闻:上次采访时,你说过里面会有很多四川元素,包括蜀绣、峨眉武术、川剧变脸等,这些元素会如何跟歌曲相结合?

刘宇:一开始我也有考虑过这一点,因为四川的文化特别多,又有很好看、很美的东西,那我应该怎么样把它们好好地融入我的演唱会歌曲当中呢?最终我发现,我们有时候想得太复杂了,就拿蜀绣来说,它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展现,比如我可以亲身去体验,也可以通过衣服展品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武术,我去学习了之后发现,它可以和我们中国古典舞进行结合,这一点也是我的一个小巧思;川剧变脸,当然我不会变,但我有悄悄去查过,到底是怎么把面具一层一层变上去的,知道之后就觉得很有意思。当然我希望很多人是现场看,而不是从网络视频里欣赏。这一次我也会让大家在现场亲眼看到变脸这种传统文化。

封面新闻:会有跟川剧戏腔相结合的歌曲吗?

剧照

刘宇:这次会有带戏腔的歌曲,但是我还没有学习川剧的唱腔。我觉得如果要把川剧融入我的声乐当中的话,还是要专门跟专业的老师去学的。因为这是跟文化挂钩的东西,我不想马虎地把它做出来呈现给观众。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细节,我也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的用心。从细节去看整个演出的话,我希望这是一台比较圆满、丰富的晚会。

②谈国风

个人独特性和鲜明度的体现

春风拂面,牡丹花开。3月28日接受封面新闻记者独家专访这天,刘宇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第41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官宣阵容里。评论区里,网友们对他的表演充满了期待。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里,刘宇将用他的才华与魅力,为成都、洛阳两地的观众,增添别样的风采。对于“国风美少年”这个标签,他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封面新闻:一个是舞台上的表演,一个是镜头前表演,二者有何区别?

刘宇: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镜头前表演是要让观众面对不同的屏幕,现场表演就是大家通过眼睛去看,所以这两者需要去把握它的表现力的不同。在镜头前录制节目时,一颦一笑一个眼神都要传达很重要的信息,因为时长就那么长;而在舞台上,可以跟观众有近距离的互动,这个时候就要靠情绪、肢体,让大家感受到你所传达出来音乐当中的内容、舞蹈当中的感觉。说得通俗一点,一个要夸张,一个是自然。自然会放在镜头前,夸张需要放在舞台上,因为和观众的距离是不同的。

封面新闻:你琢磨得很通透。

刘宇:确实得琢磨,如果把拍节目的状态放在演唱会上,大家可能会觉得你有点无聊。

封面新闻:看到微博话题#刘宇国风美少年#的阅读量已经超过200亿。如何看待“国风少年”这个标签?

刘宇:挺好的,我一直都挺喜欢这个标签,我觉得大家能够给我这个标签,也是我一个很大的幸运。当我从小开始学中国舞时,我不会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但面对大众的时候,可能我这个人的独特性和鲜明度,就通过国风和舞蹈这两个层面展现出来了。所以(“国风少年”这个标签)也是算大家给我指了一条道路,让我可以在从小学习的环境当中一直很幸运地走下去,然后又有这么多观众(喜欢),我还是蛮感动的。

刘宇

封面新闻: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国潮热”?

刘宇:我不敢说自己是第一批做国风的人,但我可以说是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第一批通过汉服变装短视频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人,并让这样的形式被大家接受和喜欢,然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汉服。我也从零粉丝达到了300万、500万、 1000万 、1500万,一点点累积,并将自己的这种风格在短视频平台上树立起来,让很多节目导演、制片人看到了我。我觉得“国潮”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发展趋势,大家对文化自信越来越有力量感、归属感,会觉得中国的文化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值得宣传、值得骄傲的,我自己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才会一直坚持去做(国风宣传)这件事情。

封面新闻:国风文化的浸润也让你有了一种从容感?

刘宇:这可能和我学舞蹈有关系。因为从小学习舞蹈,比较辛苦,属于体力大于脑力,当然也需要脑力,可能从这个上面来说,养成了我这种思维(比较从容)的方式。

③谈创作

通过旋律定音乐方向

国风EP《文刀刘》、音乐专辑《十方艺念》、迷你专辑《十方艺念》、新歌《Captain》……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展示了刘宇扎实的音乐功底,更通过旋律与歌词,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刘宇

封面新闻:你的音乐灵感来自哪里?

刘宇:我一般是听旋律。出歌的话会先选Demo,然后在几百上千首Demo当中去选择我比较接受的旋律,然后团队一起筛选,之后我再去细听,最终选到合适的音乐。我是通过旋律来定我的音乐方向,不管是歌曲的风格还是创意,都是从旋律开始。

封面新闻:如何保持创作的新鲜感呢?

刘宇:这种动力来源于舞台,创作这么多东西,其实为的就是上舞台。站上舞台之后,就觉得好像有新的舞台去演新的音乐。新鲜感是不停地刷新起来的。当然,有的时候上舞台,会觉得怎么又要唱这首歌、又要跳这支舞?也会有这样的情绪出现。可再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节目组或者导演要求你要唱这首歌?说明这首歌创作出来是被需要的,我会给自己传达这样的思想。

封面新闻:好像感觉你平时不怎么内耗?

刘宇:也内耗,但内耗得少。要是创作没灵感,我会打游戏,我觉得这是一种舒压的过程。我也会吃东西,美食真的有一种很大的治愈空间,它可以把我们从这种创作的苦恼中(解救出来),去分泌多巴胺,让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精神状态,有更好的心情去创作。

封面新闻:来成都去吃了什么美食?

刘宇:成都美食可太多了,但是我从昨天(3月27日)到现在(3月28日)没有出过门,一直在酒店工作。好在,成都不仅美食文化发展得很好,外卖也很厉害,我在网上搜到的所有好吃的餐厅都可以外卖。

封面新闻:你心中成功的歌手是什么样的?

刘宇: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可能在我心中,一个歌手吸引我的原因,第一是他(她)很有能量,而且这种好的能量、情绪,可以让我通过音乐作品感受到。为什么能感受到,因为他(她)在录音的时候,就输出了真的情感;第二是现场感染力,很多优秀的、成功的歌手,他们现场的状态、专业的技巧,都非常具有感染力;我还会看他们对于音乐的创作态度和灵感,真的是五花八门,这个可能就是从事艺术行业的人的一种敏感的来源。

海报

封面新闻:你自己会有一些通往成功歌手的小目标吗?

刘宇:我从来不给自己设定目标,也有很多人问我今年、明年定什么计划,我说没有。

封面新闻:想对来成都看演唱会的粉丝说些什么?

刘宇:希望从外地过来的观众,能感受到成都的文化和氛围。因为每一个城市的风格都不同,我感觉成都非常松弛,也希望这些从外地来的朋友,也可以感受一下不同城市的文化和美食,顺便来看我的演唱会。我也很感谢他们愿意从不同的地方过来,因为我知道其中有很多不容易,这是我们彼此之间给予的信念力量,真的很感动。所以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次演出做好,希望不辜负每一个来看的人。对于成都本地的粉丝朋友,我也希望大家在我的演唱会上能感受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生活的地方的一些气息,这是和他们紧密相接的,而不是看了一场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的演唱会。

图据受访者

评论 3

  • 初夏691044 2024-03-31 发表于四川

    发展文化

  •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4-03-30 发表于四川

    国风宇宙,迎风击水,放歌逍遥。

  • 别用你的长相给我出难题2224408 2024-03-30

    此次巡演,是继去年演唱会《溯》之后,刘宇人生中第二场个人演唱会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