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2月15日,在尹锡悦总统第二次弹劾案表决通过后,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举行记者会,建议韩国执政党、在野党等各方建立合作机制,让韩国政局现在的“混乱最小化”。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党鞭权性东回应称,国民力量党依然是执政党,拒绝了李在明的提议。
同日,已连续两个月宣布降息的韩国央行发布声明,称最新的弹劾案“具有更大的外部挑战,例如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和全球竞争加剧”,并着重指出要稳定金融市场,将不间断地实施关键财政和经济措施。
震荡的韩国政局下,寻求“混乱最小化”的稳定状态,或已成为当下解局的关键要素。
总统职务被停
尹锡悦命运将交由宪法法院决定
12天,是尹锡悦从突然宣布紧急戒严到被弹劾卸任所用的时间。
在12月3日晚的戒严事件后,朝野两党在反对尹锡悦一事上达成了暂时合作。当地时间12月14日下午4时,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就在野党阵营第二次提出的尹锡悦总统弹劾案进行表决。300名议员全部出席,其中204人赞成,85人反对,3人弃权,8票无效。赞成票超过200票门槛,弹劾案最终获得通过,尹锡悦2年零7个月的总统执政生涯就此终止。
弹劾案通过后,尹锡悦的总统职务立即停止。弹劾案将移交韩国宪法法院进行最终裁决,在此期间,韩国总理韩德洙将代行总统职责。
根据韩国宪法,宪法法院需在180天内完成审理,九名法官中至少六人支持才能正式罢免总统。若裁定通过弹劾,韩国需在6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若裁定驳回,尹锡悦可继续履职。目前,韩国检方已将尹锡悦明确指认为内乱罪首犯,根据韩国《刑法》第87条,对领导、参与或指挥叛乱行为的处罚包括死刑和终身监禁。
由于此次弹劾焦点明确,且涉嫌不适用刑事追诉豁免的叛国罪,普遍观点认为,总统豁免权一旦停止,将更难以避免被起诉和涉嫌贪腐等调查。预计宪法法院将加快审理,最快可于明年初做出裁决。
此前在12月7日的第一次总统弹劾案中,由于执政党议员在表决前纷纷离席,未达到法定表决人数,总统弹劾案作废。尹锡悦在隐身四天后,于12月12日突然发表电视讲话,重申宣布戒严是为了“向国民告知反国家的恶行”,并明确拒绝主动下台。
该讲话迅速激化了本已焦灼的民意,执政党党首韩东勋公开批评,认为总统的言论实际上是对内乱嫌疑的“坦白”。SBS电视新闻指出,尹锡悦拒绝下台的强硬表态,是执政党党首韩东勋改变态度,呼吁该党议员倒戈“投赞成票”的决定性因素。
12月14日,韩国首尔,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宣布弹劾动议案表决通过。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
在尹锡悦弹劾案之外,在野党还推动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对尹锡悦施压的议案。韩国国会10日表决通过要求迅速逮捕总统尹锡悦的决议案,以及调查尹锡悦等人发动内乱嫌疑的“内乱常设特检法”,12日还表决通过了“内乱普通特检法”和调查总统夫人的“金建希特检法”。
卢泰愚、李明博、朴槿惠
哪些前总统曾入狱?
韩国政坛一直流传着“青瓦台魔咒”一说,尹锡悦也是继卢武铉(2004年)和朴槿惠(2016年)之后,韩国宪政史上第三位被国会成功弹劾的总统。此前,更是曾有多位韩国前总统入狱。
1995年12月18日,卢泰愚首次出庭受审,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开受审的前总统。卢泰愚下台后,金泳三掀起了一场反腐运动,并将卢泰愚和全斗焕两位前总统推上了审判台。卸任2年后,卢泰愚因筹集和侵吞秘密政治资金而被捕并判处无期,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个逮捕和审判的国家元首。
2004年,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因涉嫌受贿遭到弹劾。韩国宪法法院最终裁决弹劾案不成立,卢武铉得以继续完成其总统任期。卸任后卢武铉遭到离职审查,2009年在被调查受贿期间跳崖自杀。
2016年底至2017年初,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因亲信干政丑闻被国会弹劾。韩国宪法法院最终裁决弹劾案成立,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成功弹劾下台的总统。朴槿惠弹劾案经历了92天从国会至宪法法院的审理流程。朴槿惠、崔顺实和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等人一并被拘捕,而担任“亲信干政门”特别检察组组长的,正是如今被弹劾的尹锡悦。
2017年3月30日,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中)前往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图源:新华社
2018年,曾于2008年至2013年任韩国总统的李明博因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被捕。韩国最高法院终审后,判处其17年监禁,其监禁“待遇”与同样遭刑事定罪的前总统全斗焕、卢泰愚相同。坐镇指挥调查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贪腐案、将李明博送入监狱的,也是时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的尹锡悦。
2018年9月6日,在韩国首尔,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前)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图源:新华社
弹劾政局余波
韩国“清算政治文化”从何而来?
2022年2月,还在竞选总统的尹锡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掌权成功,将对前政府进行‘积弊清算’调查”。在尹锡悦政府5月上台后,立即动员检察、警察、监察(审计)、国家情报院等机构,对文在寅前政府、共同民主党以及李在明等开展了司法调查。
其中,对于李在明的司法调查无疑是“积弊清算”的重点。尹锡悦上任后,李在明六次遭检方公诉。戒严风波前,11月15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认为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11月25日,李在明在“教唆伪证”案中被判无罪。共同民主党曾发布声明称这些起诉“是为了抹杀李在明的政治报复”。
“积弊清算”本是一种法律行为,但在韩国已成为执政势力应对反对势力的政治手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学者李成日认为,在韩国,总统的权力几乎是绝对的,但一旦卸任失去权力,则又经常会招来后任总统的“清算”,实际造成了保守势力和进步势力之间所谓的“南南对立”。更进一步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立实际已经渗透到地区(东部和西部、首都圈和非首都圈)、阶层(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年龄(年轻人和老年人)、性别之间的对立之中。
此次是韩国执政党自朴槿惠后,时隔8年再次面临弹劾局面。弹劾案的通过展现了短暂的和谐,尽管执政党依旧持“反对弹劾”立场,但即使192名在野党议员全部投下赞成票,仍意味着执政党议员中至少12人倒戈,这表明执政党内部已产生分裂:一面是支持尹锡悦的“亲尹派”,另一面是支持党首韩东勋的“亲韩派”。当地时间12月5日下午,原定于当天下午在国会举行记者会、并正式宣布辞去党首职务的韩东勋突然取消记者会。
弹劾并非结束
新一届总统将如何产生?
根据韩国宪法法院弹劾案流程,弹劾或罢免后,将在 60 天内立即举行大选。新一届总统的选举周期通常是在每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三举行,新总统将在选举结束后的60天内正式就职。如果宪法法院在明年3月中旬裁定罢免尹锡悦,新一任总统则最迟将于明年5月中旬选出。乐观观点认为,韩国即将面临的是3月底的“杜鹃花大选”或是4月中旬的“樱花大选”。
此次弹劾案也标志着韩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政治转折点。
一方面是多次将矛头直指尹锡悦的在野党。在3日尹锡悦宣布戒严后,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对民众表示“尹锡悦背叛了国民,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韩国总统”。6日,李在明发表特别声明称,尹锡悦深夜毫无预兆宣布“紧急戒严”是为维持自身权力的“叛乱”。7日第一次弹劾案投票遭执政党议员抵制未获通过后,共同民主党立即表示,将在10日定期国会结束后立即召开临时国会,重新推进弹劾,并且每周提交一次弹劾动议案,直到通过为止。在此次戒严风波中,担当了绝大多数民意领袖角色的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在提前大选的前提下,获胜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是纷纷割席的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在尹锡悦12日发表国民讲话的当天,韩东勋召开紧急记者会表明了自己赞成弹劾总统的立场,并紧急指示召开党内伦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开除尹锡悦党籍事宜。
13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尹锡悦的施政好评率仅为11%,创下了自其执政以来的历史最低值,有75%的受访者支持弹劾尹锡悦。除企图自杀失败的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外,涉“紧急戒严”核心人员已全部被立案调查,参与戒严事件的官员,均已不同程度遭到清算。
封面新闻记者 李沁桦 综合报道
评论 7
陈鸡同 2024-12-15 发表于四川
还是希望局势能早点平静下来。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2024-12-15 发表于四川
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其他都好说。
青衫依旧 2024-12-15 发表于四川
政治斗争太复杂,老百姓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