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洪文英,温江区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助理(色达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西南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硕士。研究方向:呼吸内科合理用药、儿童用药咨询,擅长呼吸内科、孕期、哺乳期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判断与处理,特殊吸入装置用药指导。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国家级会议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2项,成功申报完成省卫生厅和市卫健委课题各1项,成功申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重点研发项目1项;成功举办省级医学教育项目2项,市级医学教育项目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优秀援藏干部,是四川省妇幼健康学会临床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优抚医疗健康专家,CWPC科普审稿专家。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有一个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色达县。这里长冬无夏,氧气稀薄,紫外线强烈,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然而,正是在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一位来自温江区人民医院的援藏工作者——洪文英,用她的坚韧、智慧和爱心,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援藏故事。三次入藏,五年坚守,她不仅为色达县带来了医疗技术的提升,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奉献的精神和思想的光辉。

雪域高原的生命守护
2017年4月28日下午,7岁的旦金措因家中电炉短路发生火灾,造成全身70%深Ⅱ度烧伤。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急需将她转运至四川省人民医院。但是,色达县到成都需10小时车程,如何安全转运全身裹满油纱的重伤患儿?作为转院联络负责人,洪文英焦急万分,彻夜未眠制定转院方案。她反复确认救护车设备配置,协调四川省人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与护送团队一起护送前往,最终在黎明时分开启了这场跨越578公里的生命“接力赛”。
洪文英跪在救护车里,膝盖顶着防震担架,左手固定血氧探头,右手稳住担架。“坚持住!”当结冰路面致使救护车辆侧滑时,洪文英紧紧握住护栏,稳定监护设备。历经8小时的颠簸,旦金措被推进了省医院烧伤科。“希望她能先活下来!”洪文英紧握患儿父母的手哽咽道。经过四次惊心动魄的抢救手术,终将命悬一线的旦金措从死亡线上拉回。消息传回时,正在高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洪文英不禁湿了眼眶。
这场守护从未停歇。2023年春,洪文英得知旦金措由于下巴瘢痕增生牵扯颈部,导致无法自如地张口、闭口。她立即联系温江区人民医院烧伤专家制定手术方案,并带其前往完成手术,当手术刀精准剥离束缚后,旦金措重展笑颜。
如今,洪文英的手机相册里收藏着高原的春天:腭裂孩童初绽的笑靥,牧区少年寄来的奖状,还有诊室里层层叠叠的哈达,在阳光下流转着“卡卓”的温度。医者仁心,早已化作滋润雪域的涓涓暖流。

从“生命方舟重启”到云端诊疗架桥
在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色达高原,缺氧环境让每年约4000名高反患者备受折磨,危重者需辗转6小时送往低海拔地区救治。2023年,洪文英以温江区援助色达医疗队领队的身份,带领团队将目光投向停用多年的高压氧舱,试图重启高原上的“生命方舟”。
面对技术人才缺失、设备维护经费短缺等困境,洪文英团队开启破冰行动:组织本地医生参与设备操作培训;极力协调温江后方提供资源支持。历经12个月的筹备,2024年高压氧舱重新轰鸣运转,当年即成功救治近500名患者。“这不仅是设备的重启,更是高原急症救治能力的质变。”第七批温江帮扶队队长张勇评价道。
医疗变革在药房悄然同步。洪文英创办“流动药学课堂”,将《药物安全小贴士》送到每个科室,推动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针对高原药品配送延时、目录短缺的痼疾,洪文英团队创新构建药械“蓄水池”——通过建立集中采购中心与高原特色临时采购制度,实现药械储备动态平衡,药架从“月缺”到“常盈”的转变。
当远程会诊中心屏幕在色达亮起,海拔4000米的医疗帮扶写下时代注脚。在洪文英团队的数月沟通磋商下,色达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远程中心于2024年4月签订区域协议,色达县迎来了第三个远程诊疗中心。借助新平台,皮肤反复溃烂的藏族少年确诊卟啉病(卟啉代谢障碍性疾病)。电子屏幕映照着的少年笑脸,也折射出高原医疗跨越时空的进步——患者可在线完成专家问诊、检查预约等全流程服务,实现“上午线上完成问诊,下午医院完成相关检查”的医疗衔接。
从高压氧舱开舱重启到云端诊疗突破时空限制,洪文英的帮扶足迹是温江援助色达医疗队缩影。这支队伍留下的不仅是升级的医疗设施,更是构建起了可持续的现代化服务体系,为高原医疗蝶变注入持久动力。

辛勤耕耘 淬炼“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疗帮扶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洪文英深知唯有培育本土医疗火种,方能实现色达医疗卫生事业的长久发展与真正飞跃。
初抵色达时,面对高原雾化治疗效率低下的难题,洪文英带领团队查文献、办培训,完成《氧气驱动雾化临床疗效影响因素探讨》课题研究,不仅实现色达医疗科研零的突破,更斩获国家专利。“以前觉得科研是‘天上的月亮’,现在洪医生让我们摸到了梯子。”药剂科主任张树琴的感慨,映射出整个医疗团队的科研觉醒。
2023年洪文英重返色达,任色达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统筹药剂、医技科室管理及援色事务。深夜办公室的灯光常映照她修订质控体系、指导课题申报的身影。“几年的言传身教,医务人员已能主动探讨科研课题,这种学术觉醒最让人欣慰。”她眼中闪着欣喜。在其推动下,医院首获省级卫健项目立项,并参与国家级“老年常见病多重用药风险管控体系研究和集成应用示范”项目,助力色达斩获甘孜州首个国家级医疗科研示范单位。
当技术帮扶升华为科学信仰的火种,希望之光便在雪域生根。在洪文英身后,温江区11批200余名援色医生接续奋斗:实施“青蓝工程”实现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100%,开展“巡回义诊”打破牧区“小病拖、大病扛”旧习,推动牧民从“算日子看病”向主动参与体检的转变,“关爱草原母亲行动”更筑起高原生育保护网,为生命保驾护航。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评论 2
特郎普是个坏蛋 2025-06-11 发表于四川
洪文英用专业和坚守诠释了医者仁心,这才是真正的时代楷模!
fm1906663 2025-06-11 发表于四川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