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农科院美食”真真假假 企业“硬蹭”自抬身价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5-24 13:23 73104

□蒋璟璟

当前,网上出现不少号称“农科院”“农业大学”研发或推荐的食品,有些称可以降脂瘦身,有些称健康有机,在内容分享平台还有细分类目。上海市消保委相关团队近日搜集了网上销量靠前或推荐较多的食品,送到检验公司进行专业检测,发现有的产品功效与宣传不符,有些所谓的权威背书,可能只是企业赞助了某项研究,或企业参加了一次行业峰会,就把科研机构的名字挂在醒目位置,让消费者戴上信任滤镜。(北京晚报)

挂着“农科院”“农业大学”的大旗,科技感、权威性和可靠性,瞬间拉满。对于此类自称“系出名门”的食品,消费者一般都很是买账,掏钱买单毫不手软。只是殊不知,其中套路、猫腻之多,远超想象。比如说,一款“凤禾鸣慢碳十二色糙米”的产品,宣传“江南大学研发”,标榜“低糖低gi”“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零负担放肆吃”。但实际检测下来,其根本达不到国家标准对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食品的要求。

之于此,还真不是大学自砸招牌,而是某些企业“硬蹭”自抬身价。面对质疑,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明确回复称,这家销售网店和江南大学没有任何关系。诸如此类的案例,可谓不胜枚举。市面上相当多的“农科院美食”,要么就是“无中生有”,要么是攀名附利、生拉硬扯。要不是出事被揭老底,此类商品大可以一直招摇撞骗、浑水摸鱼。

厂商硬蹭“农科院”,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投合了消费者的某种认知误区。一些消费者潜意识里,对于“农科院”“农业大学”是存在误解的。事实上,农科院、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的工作,一般都是倾向于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和通用化的技术研发。比如说,选种育种、抗病虫害、增产增收、性状改良等。而研制某款具体的食品,其实并不是其侧重和擅长的。

要论研发某款功能食品、特色零食,或许还是食品企业内部的技术团队更为擅长。“农科院”“农业大学”所培养的大量人才,其实都是流入到了食品加工企业的。既然如此,实在不必迷信所谓“农科院美食”的神奇,毕竟,此类虚张声势的商品,更可能对应着虚假宣传而非科学突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