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滕瑾
7月2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海关总署获悉,由于今年以来东南亚多国登革热病例激增并致多人死亡,海关总署提醒中国公民和企业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入境时如出现不适,应进行卫生检疫申报。
7月初,杭州市疾控中心接疫情报告,5名自柬埔寨归国的市民因罹患登革热而前往某医院就诊。经调查,此5人为一家人,亲戚一家共6人于6月底前往柬埔寨洽谈服装生意,在当地被蚊虫叮咬后,5人陆续感染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3天至15天,多数为5天至8天,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程度可从轻度发热到高热不等,同时伴有严重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面、颈、胸部潮红,严重者可因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导致死亡。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鉴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供临床使用,对于登革热的的预防和控制主要依赖于对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控制。
据拱北海关依照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和相关国家卫生部门通报的数据统计,截至7月4日,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新加坡等多国出现登革热疫情。据估算,全球每年有5000万至2亿人感染登革热,其中50万人出现严重的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死亡约2万人。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日前发布公告,提醒在菲中国公民和企业关注菲律宾卫生部和媒体发布的相关信息,注意加强防范登革热;同时要注意防蚊灭蚊,采取必要消毒措施,清除驻地积水,在工作场所、住所添置纱窗、蚊帐、燃点蚊香,外出时使用驱蚊剂、驱虫剂,防止蚊虫叮咬;人员如出现相关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
为防止登革热疫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前往上述国家和地区人员的健康安全,国家海关总署已在6月底发布《关于防止登革热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对于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如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海关总署提醒,入境时应当进行卫生检疫申报,配合海关做好体温监测、医学排查等工作。入境后15天内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员,应当立即就医或向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
对于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含尸体骸骨)、行李物品、邮件、快件,海关总署提示,必须接受卫生检疫,检疫查验发现有蚊虫的,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卫生处理。其负责人、承运人、代理人或者货主应当配合卫生检疫工作。
同时,海关总署提醒,口岸运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蚊虫孳生地,监测和控制口岸蚊虫密度,接受海关口岸卫生监督。
另外,前往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海关总署建议,出境前可以向海关及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或登陆海关总署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查询相关信息;旅行中应增强防病意识,避免蚊虫叮咬,发现有相关症状的,应当立即就医。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