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何以成为四川青铜文明的又一高峰?考古学家、文旅专家热议盐源老龙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3-17 22:33 159588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从成都南行五百公里,经过四季如春的西昌,再折而西行,一路翻山越岭,就来到了“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的盐源盆地。这里曾以“润盐古道”而繁荣,以“盐铁之利”而兴盛。如今,随着老龙头墓地的考古发现,一大批造型独特的青铜器正在露出清晰的面庞。

3月17日下午,“可盐可甜 何以盐源”——2024盐源文旅推介会在成都阿来书房举行。作为盐源最为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老龙头墓地的重要考古发掘成果在推介会现场揭晓。

推介会现场

据悉,就在今年2月20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共有22个项目入围终评,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位列其中,其考古成果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活动现场,来自考古学界、文旅界的三位重磅嘉宾登场,围绕老龙头墓地迄今为止所取得的考古成果,共话盐源盆地的青铜文化,以及青铜文化如何助力盐源文旅高质量发展。

如何看待老龙头墓地价值?

周志清:为中国青铜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

“目前来看,盐源地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和重要,老龙头墓地的考古发现,为世人揭开了一段在过去不被熟悉和认知的青铜文化。”活动中,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登台,首先介绍了盐源老龙头墓地的最新动态和发掘成果。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

他表示,四川省盐源县老龙头墓地第四次抢救性发掘开始于2020年,截至目前,抢救性发掘面积达到4200平方米,已清理商代晚期至西汉初年的墓葬1893座。“这是整个西南地区同时段墓葬发现数量最多的墓地。”

周志清说到,老龙头墓地的考古发掘,主要展现两个特征:第一是墓葬数量大;第二则是葬俗和出土遗物都非常丰富,同时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对中国青铜文化的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料。

譬如,在墓葬M57中,出土了一组独具特色的铜器,包括铜勺、铜案、铜立人和铜马车。该铜马车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第一辆三轮铜马车。出土时铜勺置于铜案上,铜案置于铜马车之上,立人居于马车车舆之中。此外,老龙头墓地还出土了一整套青铜纺织器具,是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最为完整的青铜腰机。“这两件器物,应该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两个第一。”

据悉,老龙头墓地出土的三轮铜马车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但在周志清看来,这件文物出土于高原之上的盐源盆地,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周志清也谈到,老龙头墓地出土的纺织器具在滇文化中就能看到,腰机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仍在使用,可见其使用历史悠久。“腰机用青铜铸造,并不具有实用意义,更多是象征意义。熟悉滇文化的人知道,此前云南曾出土青铜贮贝器有形象的使用腰机纺织的场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纺织或控制纺织活动在当时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在发言的最后,周志清也说起了为何老龙头墓地的考古发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在他看来,盐源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优越区位和资源优势,使得该地区青铜文化复合性和多元性的特征非常鲜明。“盐源这支青铜文化虽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但其源头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它的独特性丰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内涵,这是最关键的价值。”

何以诞生璀璨的青铜文化?

霍巍教授:盐源处于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

老龙头墓地所代表的青铜文化,到底具有怎样的价值?推介会上,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用“震惊”一词形容盐源考古发现带给他的感受。

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

在霍巍看来,在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青铜时代的考古发现,他认为可以数出三个:第一,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古蜀或者巴蜀文化;第二,则是在南面的滇文化,滇文化的青铜器也非常重要。“那么第三个,无疑就是盐源了。”

霍巍表示,从三星堆到老龙头,见证了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的两个高峰。三星堆遗址代表了从商代开始,在古蜀大地上诞生的青铜文明。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在三星堆以后,还有年代晚一些,在地域分布上面更靠南边一些的盐源青铜器的发现。“这批青铜器,为人们勾勒出继三星堆以后,中国西南青铜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图谱,给我的感觉是非常震撼。并且让我们看到继代表古蜀文明高峰的三星堆之后,‘西南夷’青铜文明的另一个高峰——盐源青铜文明。”

在老龙头墓地出土的极具区域特色的青铜器中,能明显看到创造出盐源青铜文化的人,具有很多元的知识结构。同时,盐源还出土了大量跟遥远的北方,甚至欧亚草原文化都有联系的一批非常重要的青铜器,比如带柄铜镜,以及许多青铜兵器。“有些青铜兵器,明显带有北方像鄂尔多斯、南西伯利亚青铜器的风格。我们可以设想这些人群,是自北而南迁徙到这个地方。”

霍巍还谈道,盐源青铜器带给他的震惊之处,就是其展现出的多元性,不仅可以看到巴蜀文化的遗绪,也可以看到本地文化的发明和创造,还可以看到其吸纳包括川西北、滇西和滇西北石棺葬文化、安宁河谷的大石墓文化,以及蜀文化、滇文化等诸多考古文化并融为一体。“我觉得它是用生动的例子,说明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多民族共同创造、和谐共促,产生这样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那么,地处高原的盐源盆地,为何能够诞生出如此璀璨辉煌的青铜文化呢?霍巍也从盐源所处的地理区位中,剖析到了其所处的重要位置。“盐源正好处在横断山系大走廊、大通道当中,这涉及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亚洲版图上,非常著名的这条南北走向的民族走廊,也称之为横断山脉的六江流域大通道。通过这个走廊,不仅可以看到从北至南文化的传播,甚至我推测,一定还有东西向的,甚至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之间的文化传播。”霍巍回忆道,因为盐源所处区位跟青藏高原接近,他曾经发现盐源出土的双圆柄首青铜短剑,跟他在西藏西部阿里高原皮央墓葬中出土的青铜短剑如出一辙。“可见,盐源处于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

如何打造盐源文旅品牌?

赵红川:要做好历史文化挖掘这篇大文章

随着“四川又一青铜王国”火上热搜,赢得业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其作为盐源县的一张名片,又将如何促进当地文旅的发展?现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赵红川谈到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文旅是人的创造物,也是人的消费最重要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要促进文旅的融合,要做好历史文化挖掘这篇大文章。”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赵红川

赵红川强调,一定要围绕人的创造,或者人的需求来谋划文旅融合。“因为青铜文明就是人的创造,先民的创造成为后来者重要的文化资产、文化资源。”再来,更要以古人的创作为基础,从而开创现代文明新的创造。“当下人们怎么继承这么优秀的文化遗产呢?首先回到历史的现场,梳理好青铜文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把其转化成文化旅游的目的地和文化旅游的产品。这是一个重要思路。”

同时,赵红川也表示,一定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要站在盐源未来发展的高度,系统性地谋划未来文旅发展之路。“其中,也摒弃经常用的工具黏性和工具价值,回归到人文理性和人文价值,这是很重要的起点。再来,要久久为功,推动当地文化品牌的深化,摒弃急功近利。同时,也要把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充分调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也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真正让历史文化资源火起来,真正成为盐源打造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资源。”

当然,文旅品牌的打造并不是一朝一夕,赵红川表示这是漫长的过程,但首先要找准盐源县文化的定位、文旅资源的定位。“盐源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多种文化融合的区域,所以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顶层逻辑,将祖祖辈辈滋养在盐源大地上的文化资源,把它系统地梳理出来。”

本文部分图据主办方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