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巴底镇相继发生泥石流 提前1小时预警276户村民全部安全转移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05 16:33 81132

赵欣 周雯 唐娇 青初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7月2日23时30分,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沟内,裹挟着泥沙和巨石的泥石流奔涌而下,瞬间阻断了G248线的交通。而此时,巴底镇邛山村全体村民已转移到安置点。

进入雨季,受近期短时强降雨影响,巴底镇多地相继发生泥石流灾害,而截至7月4日8时,全县12个乡镇16个村的279户736人全部安全转移,实现了“零伤亡”。这是1小时的气象预警提前量抢出来的生机。

提前一天进入“紧急状态” 灾害发生前已完成巡查

对这场致灾降雨的跟踪预报,在7月1日便开始了。

7月1日8时04分,丹巴县气象局的电子屏上,实时雨量曲线正缓缓攀升。值班预报员向泓润盯着雷达回波图,20分钟后,第一份《雨情通报》发出;当天下午,《气象信息快报》明确:“2-7日将出现持续性强降水,需防范次生灾害。”

“这场雨持续时间长,对流性强,必须提前防范。”丹巴县气象局局长青初说。

随后,气象台进入了“紧急状态”。当天17时,未来72小时预报锁定重点区域——巴底镇、革什扎镇等4镇有大雨;17时42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发布,覆盖全县12个乡镇;23时33分,预警再次延长。

据了解,在收到气象快报后,巴底镇立刻组织人员对邛山沟、骆驼沟等地质灾害点进行巡查。“这相当于提前排演了一遍转移流程。”巴底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7月2日21时,丹巴县气象局值班人员与四川省气象局加密会商天气(图据丹巴县气象局)

暴雨预警信号滚动发布 提前1小时抢出生机

7月2日16时,丹巴县气象台传来的最新数据,强降雨带正加速向丹巴移动,强度远超预期。随后,暴雨蓝色预警发布,巴底镇、半扇门镇等12个乡镇被纳入重点防范范围。这一预警,通过短信传到2785个接收终端,涵盖村干部、地灾监测员、企业负责人。

7月2日22时,丹巴县气象局值班人员通过电话向乡镇了解情况(图据丹巴县气象局)

之后的几小时内,暴雨预警信号滚动发布,降雨落区也在实时调整更新。在22时19分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中,降雨落区新增了巴底镇、巴旺乡等乡镇。

“收到信息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村民撤离。 ”巴底镇参与转移的村干部说,全镇179户406人全部转移到安置点。23时30分,巴底镇邛山沟内泥石流呼啸而至时,提前1小时的气象预警,为当地村民抢出了生机。

多部门联动 “全链条”筑牢“保命防线”

这次泥石流,瞬间阻断了G248线的交通。但同样是在泥石流发生前一个小时左右,当地应急管理、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工作群里也收到了气象部门发布的降水预报。

应急管理局连夜调配帐篷、饮用水,交通运输局在G248线路段设置警示标志,水利局则紧盯中小河流水位。“气象预警就像'导航系统',告诉我们哪里有险、什么时候有险,我们跟着调整抢险力量。”丹巴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甲布说,3日凌晨1时,当气象局通报“巴底镇雨势减弱”时,抢险队伍立刻转向丹东镇,提前清理了磨子沟的落石。

7月3日早上9点,当班人员开展天气趋势过程研判,与甘孜州气象台、上游金川县局等开展联合会商(图据丹巴县气象局)

7月4日,东谷镇降雨量突然飙升,丹巴县气象局在17时10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9分钟后,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而乡镇的转移指令在30分钟内全部下达。

记者了解到,此次灾害,导致G248线1200米路段被掩埋,2座桥梁冲毁,150亩农田受淹,但截至7月4日8时,丹巴县12个乡镇16个村的279户736人全部安全转移,实现“零伤亡”。这期间,丹巴气象部门累计发布预警信息20期,短信9853条,电话叫应37次,微信群推送信息129条,从监测、预警、转移、抢险,“全链条”筑牢“保命防线”。

评论 1

  • 周三哥 2025-07-05 发表于四川

    预防为主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