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暑假期间,北京市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各区教委本着公益、志愿的原则组织暑期托管服务,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计划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托管服务。托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适当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央视)
公共服务多一些,民间负担就少一些。一长一消之间,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全民性的教育焦虑自然也就慢慢平复了。
以往,很多家长每逢暑假必头疼。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神兽”在家折腾天翻地覆,双职工家庭父母又要上班,老年人带娃简直是身心俱疲。而从另一方面说,漫长的暑假里,孩子宅家也是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现状如此,家长们只能各种报班,把时间整个填满。这既是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落人后”,客观上也有大人们“花钱买清闲”的小心思在。久而久之,形形色色的暑期班供需两旺,几乎约等于就是“暑期”本身了。
对于红火的暑假班现象,舆论多有质疑批评之声。很多“局外人”更是疾呼“学生太苦”“要把无忧无虑的暑假还给孩子”。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情况是,受限于城市环境、居住空间以及社交文化等因素,很多孩子客观上不具备上代人童年嬉嬉闹闹玩过暑假的条件:没有地方瞎玩,找不到朋友瞎玩,没有家长看着瞎玩……“玩过暑假”是不可能的,托管是不得不为的办法。与其逼着家长们到市场上花高价报班,还不如直接组织学校提供公益性质的托管。
我们知道,以往学校暑假期间场地校舍、各种设施基本闲置,这构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启动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之后,这些闲置资源被盘活、再利用,这构成了“平价收费”的基础。公立学校启动暑期托管服务,直面民生痛点,是深得人心的便民举措。其初衷和大的逻辑都是成立的,需要深思的,更多是一些细节性的操作方案。比如说,如何确保“托管服务”不变成“集中补课”?如何以合理的激励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保障“托育服务”的质量与良好体验?
启动学生暑期托管服务,绝不是某些人所解读的“取消寒暑假”,想方设法让学生得到放松调整,度过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仍是其核心考量。暑期托管服务,理当成为一个多赢的选项,而绝不该变成强加给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额外负担”。坚持好这一基本原则,妥善设计“托管”的实施细则,这是确保“好心办好事”的关键。
评论 21
搞笑鱼 2021-07-04
公共担当
fm1847475 2021-07-04
[得意]
天机 2021-07-04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