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7月22日,海峡两岸大禹家风家训专题研讨会在四川北川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民可近,不可下。”这是大禹家风祖训精髓和主要内涵。
大禹的儿子启,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然而继承王位的儿子太康处于尊位而不理事,又贪图享乐,丧失君德,以至百姓都怀有二心,有穷国的君主后羿,看到太康在外打猎长期不归,民怨沸腾,趁机侵占夏朝都城。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五人埋怨太康,追述大禹的教导,写下了《五子之歌》。
其中一首说: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我看天下的人,即使愚夫愚妇都能胜过我。一人多次失误,难道要等民怨沸腾时才惊觉?应当在它还未形成之时就及早发现。我治理万民,就像用朽坏的绳索驾驭六匹马拉的车一样,小心谨慎,时刻警惕危险的出现。做君主的人,怎么能无所畏惧?
4000余年来,大禹文化一直长盛不衰。蕴含其中的披荆斩棘的开拓精神、疏而导之的科学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惠泽天下的民本精神,成为华夏儿女的家风家训典范,也是呵护海峡两岸血浓于水亲情的文脉护盾,凝聚全球华夏儿女同根共祖的心脉灵魂。
“北川是大禹的出生地,在他的出生地来探讨他的家风家训,我觉得格外具有意义。”台北市夏氏宗亲会荣誉理事长夏德威说,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礼义廉耻,教会华夏儿女如何清清白白地做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做人、规规矩矩地做人。“我们必须不断地把这些唤醒起来,社会才会祥和,国家才会富强。”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通过深入挖掘大禹家风家训故事中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共话家风建设,传承优良家风,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和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凝聚共识。
研讨会上,四川绵阳、浙江绍兴、安徽蚌埠、山东德州“四地”,作为大禹出生、会盟、治水功成、归葬之地,共同发起大禹文化传承发展联盟倡议,倡议全国禹迹地优势互补、协调联动,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推动大禹文化传承发展。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