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我们建成全球最灵敏的“火眼金睛” 每天迎接数十亿“天外来客”|我的这十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8-18 20:10 75281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受访者供图

8月18日,中共四川省委“中国这十年·四川”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发布会提到,四川正在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和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地。四川拥有亚洲最大的航空风洞群、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位于甘孜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全球灵敏度最高的高能宇宙线探测装置,犹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最近发现了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十年磨一剑,拉索是怎样从规划、建设、建成到投入使用产生成果的?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工程经理曹臻。

曹臻(右三)在项目现场

不甘做“陪跑人”

宇宙无限,信使有痕。

拉索的核心目标是帮助科学家接住从外太空洒向地球的宇宙线,这些宇宙线相当于一个个“信使”,其携带的信息能帮助人们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宇宙演化以及高能天体演化的奥秘。

1949年,以张文裕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宇宙线研究者归国后,着手在云南东川的落雪山上建立实验室,使用传统的云雾式探测器进行研究。不过到了20世纪70年代,实验室才进入“可用的状态”,此时大型加速器已经成为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力。

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代探索者接力,开始申请启动西藏羊八井探测站建设,“那个时候我们整体处于学习阶段,没有充足的经费投入到探测设备,但我们有年轻的队伍和优良的站址。”曹臻回忆,中方负责羊八井基地建设,日方则提供阵列设备。

抱着看到更广阔宇宙的坚定信念,曹臻带领团队在2009年正式提出建设“拉索”,2008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曹臻团队通过对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广泛选址和实地踏勘调研,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项目最终选定位于四川稻城海子山,并在海拔较低的稻城县城区建立测控基地。

2013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拉索被列为16个优先安排的重大项目之一。

2014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共建框架协议书》,标志着拉索正式落户四川。

建设中的拉索

开启“超高能”新时代

2017年,拉索在稻城县海子山上破土动工。曹臻表示,之所以选址在四川稻城,是因为宇宙线粒子穿越大气层时容易被吸收,越是在海拔高、空气稀薄的地方设置探测器,其捕捉的灵敏度更高,接收到宇宙线粒子信号的可能性越大,但海拔如果太高,建设又太困难。

“除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外,还离不开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曹臻说。

在无人区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最先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基础设施需要从零做起。曹臻介绍,第一批建设团队进驻稻城站址时,就发生了惊险的一幕:因为没有可居住的房屋,只能扎帐篷睡觉,当时天还下着雪,群狼围着人们的帐篷边转边叫,但好在并没有冲进帐篷。

光电倍增管组成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

曹臻介绍,除了建设工人,科学家们也都奋战在建设一线。总面积78000千平米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就是由一支平均年龄37岁的青年科学家团队建设完成,面对约2.5个水立方大小、装有35万吨水的探测器阵列,他们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是预研300倍的项目规模和艰苦的环境。

其中一个步骤,是科学家们将3120个光电倍增管安装到78000千平米阵列中,再注满纯净水。“注水前的巨大密闭水池内不见阳光,整个安装季基本保持在零下4℃左右,工作环境非常具有挑战性。”曹臻说。

因为工程量大,工期长,拉索采取边建设边运行的方式,已经产生出不少令世界瞩目的成果。除了测定蟹状星云“标准烛光”超高能段亮度,2021年5月17日,拉索还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最高能量光子,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该成果发布在《自然》期刊上;2022年2月3日,国际物理学权威杂志《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拉索”最新成果 ,再次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对称正确性。

建设中的拉索

每天迎接数十亿“天外来客”

2021年底,拉索正式通过性能工艺验收,正式进入科学运行阶段。

从高空俯瞰,占地1.36平方公里LHAASO是由3个探测器阵列组成。占地面积最大的是一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阵列,由5216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组成,星罗密布的电磁粒子探测器按边长15米的正三角形点阵分布;缪子探测器则和点阵搭配,每隔30米就可以看到一个高2.5米的“土堆”。

此外,在拉索大圆盘的中心,有一块醒目的“品”字形方块,那是78000平方米水切伦科夫探测器,探测器内部是深4.5米的密闭水池,水底布满拥有3000多路探测单元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水池两角,18台集装箱式样的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组成阵列,相互配合着完成360度无死角守望。

“三种探测器阵列分工有所不同,相互间可印证且补充。”曹臻举例,望远镜阵列记录的就是宇宙线到达地面前在空中发展的全过程,而其他两个阵列则捕捉到达时的瞬间信息。“这样高度复合型且能够覆盖多能段的探测阵列在全世界少见。”

曹臻(左一)在项目现场

如今,完成建设后的拉索每天都会“迎接”数十亿“天外来客”宇宙线,成为地球上最繁忙的“宇宙驿站”。未来,拉索还将通过对这些宇宙线的研究,发现更多宇宙的奥秘。“科学家是最有好奇心的一群人,对未知的渴望促使我们继续去探索宇宙深处的加速器,对宇宙做更深入的解读。”曹臻说。

评论 5

  • 猜不出来我是谁 2022-08-20

    厉害了我的国

  • 堪嘉镇弥陀寺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2022-08-19

  • fm2130837 2022-08-19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