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2021年以来,四川攀枝花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以上,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排名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30位;2023年1至11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全省排名第三;森林覆盖率全省第2名。
今年前11个月,攀枝花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
这些亮眼的数据,对于一个以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城市来说,是如何做到的?12月21日,攀枝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攀枝花市友好生态环境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数据:空气质量、水质排名保持全省前列
近年来,攀枝花将友好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市委重大战略部署,并于2021年制定印发了《攀枝花市友好生态环境建设五年行动方案》,不断深化友好生态经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攀枝花城市全景 王东摄
会上,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莉,分享了一组2021年以来,攀枝花全市友好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数据。
2021年以来,攀枝花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以上,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排名稳居全省第1、全国前30位。
攀枝花为长江上游构筑起了生态屏障 石磊摄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截至11月30日,攀枝花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0%,全省排名第3位,仅次于甘孜、阿坝两州;截至11月30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3.75,较2020年下降9.9%,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三项影响指标分别较2020年下降20.9%、23.1%、20.0%;今年前三季度,攀枝花水环境质量综合排名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4位,创“十四五”以来最好成绩。
原因:生态屏障不断筑牢,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近年来,攀枝花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治理,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屏障不断筑牢的过程。
流经攀枝花主城区的金沙江段水清树绿 王东摄
具体来看。攀枝花深入实施了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6号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攀枝花市盘江煤焦化有限公司焦化VOCS深度治理等一批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项目,累计实现氧化物减排5750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762吨;累计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量1558吨、氨氮减排量266吨,预计将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总量减排目标。
在经济和信息化领域,攀枝花11个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项目完成节能审查。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6.5%,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571.3亿元,同比增长16.7%。19个省级自查长江生态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改18个。
在农业农村领域,攀枝花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加大对有关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等措施,生态保护效果明显。还投入资金总额2.68亿元,扎实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
夕阳下的攀枝花东华山 石磊摄
在林业领域,2021年以来,攀枝花重点实施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区生态修复0.739万亩,完成营造林面积75.22 万亩,累计完成义务植树 698.8万株,参与人数210.52万人。
2020至2022年,攀枝花全市森林面积从693.75万亩扩大到 717.36万亩,净增23.61万亩;森林蓄积量从3649.89万立方米增长到3764.66万立方米,净增114.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62.38%上升到64.50 %,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2名。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