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坚定信心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永丰村考察回访记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6-10 11:18 139394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习近平


考察点位

永丰村: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地处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耕地面积6320亩,建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是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永丰村与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

6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这是8日上午,习近平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发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永丰村依托水稻产业和技术优势,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在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习近平听取村整体情况介绍,对他们坚持粮食种植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习近平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在现场,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介绍了水稻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6月9日,马均向记者表示:“这次考察,习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非常重视,也非常认同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粮食安全所作的贡献,给了我们很多鼓励。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碗端中国粮’的信心。”

更加坚定信心 未来继续注重科研攻关

位于永丰村的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马均教授团队长期驻点指导的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区之一。永丰村有耕地6320亩,村民2133户5176人,2021年人均纯收入2.8万元。

习近平走进试验田,察看水稻长势。农技人员向总书记介绍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习近平指出,水稻良种育种周期长,需要反复试验筛选,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艰辛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老百姓丰衣足食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受习总书记讲话鼓舞,我们信心倍增,下一步将继续努力开展工作。”马均表示,听了总书记重要讲话后,他对未来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首先,作为水稻栽培领域的科研人员,要继续在粮食增产、提质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努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高效生产。“我们现在培育了很多新品种,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是不一样的,要筛选出适合我们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新品种、新技术。”马均说,现在的水稻产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难度会更大,但他和团队要继续努力科研攻关,既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又保证农民种粮效益。

有了合适的新品种、新技术,还要注重示范和推广。在永丰村,种粮也有竞赛。种粮大户拿自己的种子在试验田播种,按照“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的标准评出获胜者。“我们已经搞了7届‘两高一优’生产竞赛活动。”马均说,这7年中,他们已经培训了5000多位农民,很多农民现在掌握了技术,都成了“土专家”“田秀才”,永丰村有5位种粮大户承包土地在500亩以上,“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把生产竞赛有声有色开展下去,通过这项活动鼓励农民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

从学校到田间地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的那片绿油油的水稻田,是怎样“炼成”的?

马均介绍,眉山市东坡区是四川省水稻主产区,土地平整开阔,有优良的种粮传统和习惯,水稻面积和产量在全省都名列前茅。“所以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和东坡区联合做项目、建基地,主要是把我们课题组研发的新技术拿到试验田去完善和示范,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训,让科研成果能尽快转换为生产力。”

“我们合作已经快20年,地方对我们很支持。他们提供建设方面的基础条件,我们则提供技术支撑。”马均说。据了解,2018年,以永丰片区为核心区域的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获评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和以前在学校试验后分散示范推广不同,现在马均的团队每年都有两三名研究生常驻园区搞科研,把试验田里的研究成果首先在园区核心区里放大,成熟的技术再向其他地方推广。“园区的优势在于基础条件更好,无论是经费、管理和人员的配套都很完善。”马均说。

目前,永丰片区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已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从校园到田间地头,马均有很深的感触。在他看来,农业技术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前我们在学校研究,现在我们在基地研究。”马均说,试验田的建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从研究到生产应用的中间环节,研究成果可迅速运用于实践。“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老师教育我的,我现在同样以此教育我的学生。”马均说。

于马均而言,建立试验田不只是工作,更是贴近农民的桥梁。每当马均和团队去永丰村,总会有大户主动联系他们,请他们到田里去看一看。“有时候我们还会称兄道弟,彼此之间没什么距离。”马均笑道,在他眼里,他们是因为这片土地而联结在一起的“贴心朋友”,这也助推了新技术的推广。

在田间地头工作了大半辈子,马均对农业生产有独特的感情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人首先是要吃饭。”马均说,“以前吃不饱饭,粮食生产以高产为目标,吃饱饭以后,又想要吃好,这就要做到既高产又优质。吃饱吃好以后,就要考虑环境问题。从高产到优产,再到保护环境,我们要做到多目标平衡。”马均说。

马均表示,他将和同事们一道继续努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自己的实干,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见习记者 赵奕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