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与文博双向奔赴 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正式启动

封面新闻 2025-07-01 19:15 98760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在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的四川博物院,不仅可以学习如何通过镜头记录文物之美,还可以了解文创产品开发全流程,更有丰富的课程涵盖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听起来是否令人心动呢?如今,这样的景象不再存在于想象之中,而是成为了现实。

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启动

7月1日,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项目启动仪式正式举行。据介绍,这一项目依托四川博物院(以下简称“川博”)丰富馆藏文物与教育资源,利用晚间时段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多元文化课程及前沿领域跨学科学习,助力青年从事文化传习、文创艺术设计,挖掘灵活就业潜能。在首批推出的活动与课程中,能够看到有文物主题摄影技术课、古琴艺术技能课、中国书法绘画专题课等共五门课程。

“‘青年之家’我们筹备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利用川博研学中心二楼这一非常宽敞的教育空间,向青年朋友们提供优秀传统文化,包括非遗课程体验等,还有一些特殊技能培训。”现场,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她介绍道,首次上线的课程中,有广受青年朋友们欢迎的艺术课程,譬如国画、书法、古琴的课程和体验活动。此外,在特殊技能培训上,有文创设计课程,对文创设计感兴趣的成年人可以透过这门课程,了解博物馆的“爆款”是如何诞生的。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致辞

“我们希望在晚间为广大的青年朋友们,提供一个了解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文博的基础知识的平台。既能为他们链接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可以培养一些技能,为今后生产力的转化和灵活就业提供一些机会。”钟玲还说道,“青年之家”在今后也会成为常态化的活动,而不仅只是在暑假。“今后我们也会继续丰富课程活动的内涵和深度,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朋友们,去认识和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侯世新提到,川博作为央地共建博物馆,应深化开放合作机制,开发暑期夏令营、青年之家等更具有吸引力的教育项目,扩大四川博物院在全国的影响力。“希望川博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真正把“青年之家”打造成青年愿意来、留得住、有收获的温馨家园。”

座谈会现场

启动仪式后,座谈会也在研学中心举行,高校代表就青年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结合点展开讨论,分享了高校与博物馆合作的经验与设想。其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禄山提出,“青年之家”应该兼具“文化之家、文博之家、情感之家、社交之家”的功能。此外,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指出,文博行业与青年群体应形成互融共创的良性关系。

本文图据四川博物院信息中心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