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10月10日,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或“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业机器人巨大的机械臂灵活地上下翻飞,进行着一个个动作测试。
一旁,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今年剩余的不足100天里,公司将抓紧生产、赶交订单,并加大研发投入、迭代产品,来冲刺全年业绩目标,我们有信心在年底实现年度业绩的同比增长。”
企业测试区内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机器人产品测试
国产机器人出海
助力企业保持业绩增长
卡诺普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整机研发、生产、销售,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6月,在成立10周年之际,企业搬进了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米的新工厂。
记者在卡诺普新厂区看到,数十台工业机器人被分别固定在一个个四方形小隔间内,它们根据提前设定好的运行程序做出重复动作,运行参数实时传递到一旁的电子显示屏上,由车间操作人员对机器人的运行状态进行安全监测。
“当前,部分老产线已经转移完成并投产,全新的自动化产业也在搭建中。利用‘机器人产机器人’模式,新厂区可以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将产能提高好几倍。全面达产后,我们的年产值将达到20亿。”邓世海介绍。
记者注意到,包装好工业机器人的箱子堆满了生产区一角。邓世海说,这部分货品即将出口东南亚,“受疫情影响,海外维修不方便,这就对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相应增加了很多性能上的研发升级。”
据悉,前三季度卡诺普的海外销售继续保持高增长,而受疫情、高温限电等突发因素影响,企业生产订单一定程度发生积压。因此,第四季度抓生产、赶进度更显重要。“目前,公司全部人手都在加班加点追赶工期,在最后的四季度,我们有信心让全年业绩较去年实现增长。”邓世海说。
卡诺普机器人产品图 受访者供图
持续研发
增强产品竞争力和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工厂机器人测试区入口处,一台通体蓝色的四轴机器人臂在工作人员操控下来回舞动。“这台机器可以用于机床上下料和冲压等不同场景,功能较齐全,性价比也很高,在中小企业客户中很受欢迎,也是我们今年的爆款。”邓世海笑着说。邓世海介绍,在国际机器人巨头牢牢占据头部公司客户的情况下,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而不讲究品牌的广大中小企业,为卡诺普等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但他透露,近年来,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的短板凸显了。“我们的主要企业客户群是金属加工类企业。自去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客户利润承压,在购置机器人时也更慎重了。”
对此,邓世海透露,一方面,卡诺普针对原先的中小企业客户群,设法通过技术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来降低客户投资门槛和增强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同时推出更多机型来拓宽用户市场。“目前,我们新厂的实验区比原厂增大了10倍不止,足以支撑产品迭代和新品开发。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引进研发人员。”邓世海介绍,在推出了多款新机型后,卡诺普的业务范围从专注于焊接机器人生产制造,到覆盖机床上下料、冲压、搬运、3C电子作业等领域。另一方面,卡诺普也尝试把客户群从中小企业逐步拓展到头部企业,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对于未来,我们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会有10年以上的黄金发展期,公司也将保持发展定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邓世海说。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