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是一大亮点。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就是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去年在优质本科的扩容方面扩招了1.6万人,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记者注意到,截至3月11日早晨,已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宣布了本科扩招消息,扩招名额多集中在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并新增相关专业。
01
梳理:
多所“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
最多扩招500人
清华大学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
北京大学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新增计划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紧密结合学校规划发展方向、突出北大优势北大特色,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以及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稳步增加本科生招生名额超100人。此次扩招重点锚定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对接基础学科支撑、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战略急需领域突破三大方向,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将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四川大学将扩大招生规模100人,扩大招生规模101人,新增招生指标主要用于学校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优质特色本科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将扩大招生规模100人。本次扩招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强化新兴学科和优质特色本科专业布局。同时,进一步深入推动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更多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扩招200人,招生规模将达到6350人。2025年将继续扩大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电气能源、医工交叉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武汉大学将进一步扩招本科生,计划招生7300人。此次增加的招生名额将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
中国农业大学增加500名本科招生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等学科领域,扩大招生规模,同时计划开设院士班、卓越工程师班等人才培养班型。
湖南大学将增加本科招生人数300人,招生计划规模达到6133人。招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放至基础学科、新工科、新文科与战略新兴领域专业。
云南大学拟增加300个本科招生名额,主要投向理工农医类专业及双学士学位项目相关专业。
02
专家:
进一步满足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
对此,记者采访了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在他看来,众多“双一流”高校公布扩招计划,是“优质本科扩容”的具体落实。
据他介绍,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就提出,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进行‘优质本科扩容’,可以加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满足受教育者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
“从2019年到2024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6年超过1000万,2024年达到1342万,而优质高校,尤其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却增加很少。”熊丙奇认为,这是导致优质本科录取率持续走低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国高考人数增加,有放开中职毕业生升学限制的因素,但普通高中毕业生增多,以及未来几年中适龄学生进一步增加,对优质本科扩容提出要求。”
“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烽也指出,优质本科扩容基本上也反映了“围绕国家需求”和“回应群众关切”两方面的政策指向。
王烽谈到,相对来讲,优质本科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比较高,包括但不限于双一流高校,在本科阶段进行扩容,实际上是提升培养优秀人才、高端人才的能力,这是对“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国家战略的响应。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在高等教育阶段就体现在优质本科上,因此“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也体现了满足群众关切的政策指向。
评论 1
fm1101482 2025-03-11 发表于山东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