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如何闯?这份报告给出答案 | 封面解读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2-26 21:00 56019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在2025年,瞄准GDP增长5.7%以上的目标,成都要当“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那么,如何闯?怎样干?老百姓又能从中获得哪些民生福利?这份报告带来了答案。

2月26日,在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凤朝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也给出了实践路径。

报告建议,今年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规模稳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谋发展大局

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大盘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成都站在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谋发展。

报告提出,成都将抓住“两重”“两新”“十五五”规划编制等机遇,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带动强的好项目,争取更多纳入国家“大盘子”、搭上赋能“快车道”。

在四川省外,成都将与东部地区携手,“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合作对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鼓励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企业来蓉投资兴业”。

在四川省内,成都将加强与省域经济副中心合作,探索“总部+基地”“设计+转化”等区域利于分享模式。同时与周边的“兄弟伙”一起发挥合力。不论是与重庆的“两核”联动,还是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也都将是2025年的重点工作。

看产业机遇

这些产业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哪些产业,哪些产业就是全年的重点。

梳理报告可以发现,巩固提升的特色优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先进能源、绿色食品等;加快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等;积极发展的未来产业包括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脑机接口、群体智能、商业航天等。

具体到目标,针对当下大热的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成都提出了“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开通低空运营航线100条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园区依然是产业的主战场和承载地。成都2025年继续“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千亿级园区达到14个以上,以产业园区“一子落”带动成都经济“全盘活”。

走世界市场

让更多成都产品与服务走向全球

报告提出,让更多成都产品和成都服务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并提出了千亿元以上的目标。

其中,在产品出海方面,成都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00家以上,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400亿元以上;在服务出海方面,成都将高质量建设5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扩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演艺等进出口,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

要达成目标,成都正在创新模式。例如,积极探索“保税仓+直播”“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新模式。

同时,开放通道也在不断完善。望向蓝天,成都将新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5条以上,航空旅客、货邮吞吐量均增长6%以上;穿越大地,成都将增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集结中心功能,做强澜湄蓉欧、越桂蓉欧等特色快线品牌,开行蓉欧二手车出口专列……

一方面走出去,另一方面引进来。当下,成都正在敞开大门,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用世界语言讲好成都故事。

有更多机会

探索建立“科技副总”“科技专员”制度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融合……这些概念的背后,是人才的支持。

报告明确了“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今年报告不乏对人才、年轻人的着墨。有如,“悉心呵护每一个创新创业的金点子,鼓励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胆闯、大胆试,在蓉城大地上创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还有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这体现了成都对人才的重视,也意味着人才在成都将有更多机会。

报告提到,开展海外引才三年行动,引育顶尖人才25人以上,探索建立“科技副总”“科技专员”制度,出台重点产业人才专项政策,赋予企业更多人才计划评审权。同时,持续遴选一批“产业教授”,推行“新八级工”制度。

此外,针对创民营经济,成都也给出承诺。“决不搞逐利执法、小过重罚。塑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鲜明品牌,当好全市390多万户经营主体的‘娘家人’。”

买买买不停

超120场演唱会和音乐节来了!

不少爱听演唱会,爱看比赛的消费者有福利了。成都正在积极探索一种新模式:“跟着赛事来旅行”,“跟着演唱会来旅行”。   “演艺+”“赛事+”“会展+”将成为今年的消费新热点。

报告提到,2025年将举办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120场以上。在赛事方面,借助ATP250成都网球公开赛、202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等赛事的带动作用,推动体育消费规模达到800亿元以上。在会展方面,办好西博会、成都国际车展等展会活动1000场以上。

此外,汽车、家居家电、电子产品等,促销力度也将在2025年得到强化。“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券也将持续发放。随着《哪吒》的爆火,带来了百亿票房。成都也期待更多优秀作品,培育更多现象级数字文创IP。

谈消费离不开“钱袋子”。报告提到,“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享很多实惠

涉及学位、就医、就业等内容

报告提到了不少民生政策。

在就业方面,成都将构建高校毕业生全周期就业服务机制,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300场以上;在教育方面,新改扩建基础教育学校75所,新增学位5万个,加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力度;在医疗方面,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加快实施市脑科学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三医院高新医院等59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

此外,2025年还将完善全民健身服务,新建和提升改造体育公园30个以上,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5300场以上,让市民群众在体育运动中强身健体,享受快乐。

评论 16

  • 茨木 2025-02-27 发表于辽宁

    赞👍

  • biubiu1234 2025-02-27 发表于四川

    不错

  • 阿西莫夫粉 2025-02-26 发表于四川

    为成都的发展打call,看好你哦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