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10月29日,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案例显示,北京市针对进京检查站通行效率低、企业物流成本高、人才流动受阻等问题,通过部门协同、流程优化、设施升级等措施,大幅提升通行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既打通区域协同发展的“交通梗阻”,又带动沿线消费复苏。
据了解,专项行动开展期间,北京市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分析研判12345市民热线工单时发现,通州区共有9处进京综检站,年均查验车辆占全市逾40%,尤其是白庙南、北两站“通行效率低”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车辆排队久、过站慢问题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工作专班将此问题纳入整改清单,转交市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跟进协调处理。
北京市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组织协调交通、公安等部门开展实地调研,认为拥堵问题导致周边企业物流成本增加,直接影响区域产业招商效能与人才流动效率,制约“北三县”产业协同发展,亟需因地制宜加快实施升级改造。交通部门制定改造方案,高效组织多部门联合施工;公安部门全程介入规划,确保警务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完成。2025年6月30日,两处检查站完成硬件改造,新增多条车道和通道。相关执法部门同步优化流程、深化部门协同,通过强化监测数据分析、科学统筹查控勤务、开展联合执法等方式,以及启动潮汐车道、免检车道、远端安检等便民措施,全面提升通行效率。目前,检查站排队时长与过站时间大幅缩短,物流成本降低,带动沿线餐饮、零售等消费发展,群众和企业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有关负责人表示,规范行政执法需以协同破题回应民生关切,既要守住治理底线,更要释放服务温度。本案中,北京市聚焦检查站拥堵这一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条块协同、督帮一体、一盘棋作战思路,成功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转化为安全顺畅的“亮点支点”,全力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是行政执法聚焦民生、精准施治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严肃纠治执法乱象、规范执法行为的同时,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注重将“监管刚性”与“服务温度”有机融合,持续推动执法理念转变、执法方式创新、执法效能提升,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振了经营主体信心,生动诠释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
评论 1
佛商工控人慧云海 2025-10-29 发表于四川
北京优化检查站通行,降本增效暖企惠民,法治营商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