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10月16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团一行,驶入德阳广汉市境内的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S11线)工程建设现场。
初秋的鸭子河畔,一座横跨两岸的轨道交通大桥已初具雏形。这条串联成都与德阳的“轨道动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延伸,将两座城市的时空距离与未来发展紧密联结。
![]()
S11线项目鸭子河大桥(陈静 摄)
鸭子河上“牵手”在即:攻坚克难保进度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鸭子河大桥,全长496米,是S11线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在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四川成德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土建四工区业主代表张智勇指着大桥向记者介绍,语气中带着自豪,“目前大桥的桩基、承台、桥墩已经全部完成,采用悬臂现浇施工技术的31号墩和32号墩也已成功合龙。按照计划,今年12月底,这座大桥将实现全桥合龙!”
成绩的背后是攻坚克难的汗水。四川成德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土建4-2工区执行经理刘延向记者回忆了施工中的挑战:“横跨鸭子河,汛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我们通过精准预报、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了在河流汛期期间,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安全、质量全面受控。”正是这种与时间赛跑、与自然条件博弈的韧劲,保障了这条民生线路的稳步推进。
![]()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S11线)工程建设现场。(陈静 摄)
“快进慢游”新体验:S11线串起三星堆文旅新图景
除了跨越江河的桥梁,S11线还有一个站点备受瞩目——三星堆站。距离鸭子河大桥不远处,在位于天府大道左侧的站址,记者看到,施工临建已基本完成,场地平整开阔,即将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三星堆站总长95米,总宽38.5米,距离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仅约2公里。”张智勇向记者描绘了未来的场景,“车站建成后,游客出站后即可通过便捷的交通接驳直达博物馆,真正实现‘快进慢游’。”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游客可以早晨在成都喝着盖碗茶,中午就搭乘便捷的市域铁路,出现在神秘的古蜀文明面具前,感受“交通+文旅”深度融合带来的全新体验。这座呈北偏东向布置的车站,不仅是交通枢纽,更将成为连接现代与远古、促进区域文旅产业能级提升的重要门户。
成德同城化“加速跑”:一条线激活一个圈
据项目方介绍,S11线项目是成德眉资同城化“2环3射”轨道交通骨干通勤网络中的关键“一射”。线路全长71公里,其中德阳段就占了40公里,设15座车站,德阳段有7座。它南起成都韦家碾站,北至德阳北站,宛如一条巨龙,串联起成都市金牛区、新都区、彭州市,以及德阳市的广汉市和旌阳区。
当前,S11线德阳段建设正全面开花。数据显示,德阳段在建工点已达21个,4座地下车站中3座已实现封顶,德阳段盾构施工已完成总量的78%,高架段下部结构完成17%,德阳北车辆段也在加紧进行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是成德两地市民对“一小时通勤圈”乃至“半小时生活圈”的热切期盼。
这条线路的意义远不止于通勤。它向南可接驳成都地铁18号线直达天府国际机场,连接成资线、成眉线,从而将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四大城市紧密编织在同一张轨道交通网络上。它不仅是支撑成德一体化发展的物理纽带,更是激活成都都市圈北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随着鸭子河大桥合龙在即,三星堆站即将拔地而起,S11线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轨道上的“双城记”即将精彩上演,它承载的不仅是川流不息的乘客,更是成都都市圈北部区域协同发展的无限未来。
评论 13
闪了舌头 2025-10-18 发表于四川
通车了
fm33029 2025-10-18 发表于四川
不错
fm2147128 2025-10-18 发表于四川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