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人周银:记忆中的年根儿,累并快乐着!|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2-05 16:46 43616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腊七腊八,杀鸡宰鸭。鸡鸭不够,赶集割肉。肥的肥,瘦的瘦,叫你过年吃个够。”对于河北唐山人周银来说,这就是年根儿的真实写照。

周银,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获唐山市“十佳藏书家庭”、首届“河北省十佳书香家庭”、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河北省首届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五个一”作品奖,出版专著有《人口、生育、保健》《为了明天》《活着到明天》等。

周银

“小时候对于节日的记忆只有八月十五和过年,可八月十五由于是秋收时节,对于农民来说只能是在劳动中度过了。可过年不一样,正是猫冬的时候,时间是相对空闲的,所以对于节日的深刻记忆,就剩下过年了。而我对于年根儿的记忆那是累并快乐着。”在周银老家,腊月初一到正月初一这段时间,称为“年根儿”或“傍年子”。

在周银的记忆里,每当年根儿时节,家家都开始用碾子碾米、磨白面、豆面和粘面。“白面大家都知道,就是如今所说的面粉。而粘面一般都是用于蒸粘饽饽(有的炸年糕),然后冻起来待食用。豆面是用于摊饹馇,裹饹馇签。还有就是去有大磨的家中排队磨豆腐,用于做冻豆腐、起豆腐皮。至于漏粉和粉坨那是忙里偷闲准备好的。杀猪宰羊是生产队的事情,家家等着分肉就可以了,杀鸡宰鸭则是每个家庭的任务了。”

年根儿里最忙碌的,就是扫房子。“那可是累活,早饭后就要全家出动,把室内的所有东西一点点地都搬到院子里。然后是扫房、扫地,搽板柜桌子,等到下午忙完时,再把东西全部鼓捣回室内。然后贴上新购买的年画以及自给自足的剪纸和春联,最后就等着穿上新做的衣服,新鞋来迎接除夕的到来了。”

除了这些,周银记忆最深的就属“抛扔火把”了。“我们所说的‘火把’,其实就是家家户户用剩下的笤帚疙瘩。一年到头能攒两三个笤帚疙瘩,在当时小朋友们的眼中就是‘富翁’了。我们把这样的火把点燃,一个扔多个抢,有时一直抢到几公里外。”虽然风高天黑、沟沟坎坎、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土头土脑,依然乐在其中。“在冰天雪地的年节,这样的火把,是我们幼小心灵的天堂。”周银把自己的这段美好记忆,写在了随笔《抛扔火把年味浓》中。

周银

“关于年根儿的话题,就是怎么聊也聊不完,比如糊窗户、糊灯笼;除夕夜包饺子不能包鼠饺子,包饺子放硬币,煮饺子必须用芝麻秸秆,煮饺子破了不能说破,要说挣了;正月家家大请客、扭秧歌、唱皮影;接闺女,叫女婿,携粘糕,拜高堂,给红包压岁钱等等。至于吃着白薯糖,看着春晚,吹着自己烧制的泥笛儿,那就更不用说了。”关于春节,周银还写过《年画情结映心扉》《灯笼的爱恨情仇》《难忘当年守岁时》等文章,那些年的春节习俗,给他留下了不少欢声笑语……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