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对诸葛亮的背叛,他是费祎遇刺案幕后主使吗?|三国十谜⑤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10-24 18:58 70717

诸葛亮对姜维有知遇之恩,姜维却背叛了诸葛亮。

这里的“背叛”并不是指反叛、叛国,而是指他背离、抛弃了诸葛亮遗志。

姜维的背叛,主要是改变了诸葛亮的进攻策略和防御体系,这是非常严重的两大错误,引起了一系列糟糕的后果,甚至成为蜀汉亡国的重要因素。

蜀汉之亡,上有扶不起的阿斗昏庸,下有谯周为首的投降派拆台,内有阉宦黄皓干政,外有姜维进退失据、穷兵黩武。

本篇专门说说姜维之失。

姜维像

第一大错:背弃诸葛亮的进攻策略

蒋琬、费祎“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姜维背离诸葛遗志,必然先扫清费祎这个障碍。

其实蒋琬也曾试图改变诸葛亮的进攻策略,“(蒋)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只是在众武将的反对下,他还是放弃了水路东进的策略。

费祎也和蒋琬一样“克遵画一”,没有因贪功“玩众黩旅”、轻举妄动,所以也没有大规模的兵死将亡,能确保“边境无虞”。

延熙十年(247年),凉州刺史姜维被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两人地位差不多相当了,但却观点相左,矛盾必然激化。

姜维自以为熟悉西边羌胡风俗,又自负才武,计划联合羌胡各部落,切断大魏的陇西之地,这样西边无后顾之忧,又有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源,就可以放手东攻长安。

姜维想法很好,却很难实现。这种进攻策略是完全背离了诸葛亮的计划,诸葛亮志在关中,陇西凉州之地素来未完全归附曹魏中央,不足为虑,如果要先切断陇西,必然劳师动众,事倍功半,费祎当然不可能同意。

姜维每次想大举用兵,费祎则加以限制,拨给他的兵马都不超过万人。姜维要实现自己的进攻计划,必须除掉费祎。

费祎遇刺图

费祎遇刺,虽然曹魏朝廷表扬了郭脩(也作郭循)“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忠义,但现在主流观点认为费祎遇刺案的主谋是姜维而非曹魏。

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就反驳了曹魏的嘉奖不当,郭脩被俘,既不能抗节不辱,于魏又无食禄之责,连他杀人动机都不清楚就胡乱褒奖。

郭脩刺杀费祎的确动机可疑,他投降了蜀汉,已不受魏国食禄,蜀魏本是敌国,又没有灭国之仇,魏国也没授意他杀人,且杀了刘禅费祎对魏国并无益处。

费祎死了受益人是谁呢?正是姜维。郭脩是姜维的俘虏,据《傅子》记载,姜维又好“阴养死士”。费祎在时,姜维领兵不足万人,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一死,同年夏,再不受节制的姜维就率领数万人出兵陇西。可见姜维成了最大受益人,他才是刺费案主谋。

姜维背离诸葛亮的进攻策略,代价是蜀汉痛失费祎,后果是他的穷兵黩武致使国疲民乏。

费祎才能过人,一般人学不来,阿斗都不敢惹的董允对他终身折服,诸葛亮、董和(董允父)都视费祎为年轻一辈中第一人。费祎之死,是蜀汉一大损失。

同样数次北伐,诸葛亮因为不贪功不冒进,能与民休息,并没有被批评为穷兵黩武,姜维则背离诸葛亮的进攻策略,损兵折将,劳民伤财,消耗国力,成为亡蜀因果中重要一环。

第二大错:背弃诸葛亮的防御体系

进攻策略不对,不但久久无功,还空耗国力。

防御体系出错,对本来弱小的蜀汉,则是灭顶之灾。

姜维都干了啥?

原来,蜀汉在刘备诸葛亮时代,在北方前线,已经制定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就是在城外布置重重重兵,安营扎寨,交错防守,抵御来敌,拱卫城堡。

这种防御体系,是按照《周易》“重门”之道来设计的。从刘备称汉中王、留魏延镇守汉川,到王平成功阻击曹爽十万大军,这一防御体系一直是有效的。这种防御体系虽然始于刘备,诸葛亮也必然参与其中,数次北伐都承袭旧制,蒋琬、费祎也未有改动。

景耀年间,姜维则彻底改变了这一防御体系,短短五六年,蜀汉灭亡。

姜维认为,这种防御体系“適可御敌,不获大利。”蜀汉有几斤几两,他还不清楚?确实是急在贪功!

他改造后的防御体系是什么样的呢?

“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姜维传》)

姜维城

姜维试图在防御体系中植入进攻战术:让城外各营寨收兵积粮,退守汉、乐二城,使敌人进不了平川,并且以层层关隘镇守抵御来敌。平常使用探子探听敌军消息,如果没有敌军,就让军队退到城里,如果有敌军来犯,就令游击野战军伺机出击。敌人攻不下关口,四野又无粮食,从千里之外运粮,必然疲惫不堪。待敌军退兵时,各城一齐出兵,野外的游击军也全力出击,这就是歼敌之术,而非御敌之术。

按照姜维新的防御体系部署,督守汉中的胡济退守汉寿,监军王含退守乐城,护军蒋斌退守汉城,又在周边的西安(非陕西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处修建关隘镇守。

对于姜维修改防御体系一事,《通鉴辑览》的评语是:“外户不守,而却屯以引敌,且欲俟其退而出搏之,真开门揖盗之见。刘友益以为(姜)维之失计,汉所以亡,良然。”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评说道:“姜维自弃险要……书此为亡蜀张本。”

魏灭蜀地图

后来钟会、邓艾伐蜀,钟会攻围汉、乐二城,又派遣别将进攻周围关口,守汉城的蒋舒开城出降,虽然乐城未被攻克,但周围关口已被攻下,魏军得以长驱直入,姜维和援军一退再退,只能让出阴平,坚守剑阁,邓艾得以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南下灭蜀。

姜维虽然背叛了诸葛亮遗志,在进攻和防守两端都犯了大错,但他并未背叛蜀汉。

姜维的忠诚可鉴,勇武可敬,最后投降受辱也确是权宜之计,只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算杀身成仁了。

胡三省对姜维的评价最为恰当:“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然而“屡败而不止”又“自弃险要”,“为亡蜀张本”。

封面新闻 安逖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