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四川隆昌文明实践新场景:小区蝶变、1折看剧、土陶“新生”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10 16:40 56696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高冰洁 伍忠

7月9日上午,“文明提质 实践增效”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采访团走进四川省隆昌市仁和花园小区文明实践点。看见举着摄像器材采访的记者们,小区业主贾宝云凑过来说道:“我们这个小区改得好,和以前相比大变样。”

从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到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大剧院,从非遗传承博物馆到川渝毗邻地区文明实践阵地。一天的时间,记者团深入隆昌市,通过参观隆昌市文明实践新场景,揭开这座城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惠民密码。

仁和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王茂初介绍小区新安的充电桩(摄影 黄晓庆)

采访团走进隆昌仁和花园小区(摄影 黄晓庆)

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

有问题共同商议及时解决

站在隆昌市古湖街道康复西路社区仁和花园小区公示栏旁,70岁的王茂初穿着白色的衬衣,胸前党员徽章特别显眼。他是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也是居民心里的主心骨,大家伙有啥事都喜欢找他。

仁和花园小区于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8600平方米,小区共16栋23个单元楼。改造前,小区停车难、环境差、无人管等问题突出,是居民口中的“脏乱差”典型。

2020年,小区成立党支部并选举产生业委会,制定《小区公约》,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小区于 2021年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加宽了道路、消防通道,改造了污水管道,增设电梯、监控、电瓶车充电桩等,切实提升了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小区改造后如何管理?“我们交给小区全体业主共同决定。”王茂初说,每一栋楼推选出一名业主代表,收集业主提出的问题反映给党支部,在“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下,共同治理。例如有业主反映垃圾容量不够、夏天味道大。于是,党员大会商议后,借垃圾分类的东风,完成了垃圾库改造,不仅扩宽了面积,还修建了外墙、加装了雨棚。

莲峰大剧院音乐会演出(图据隆昌市委宣传部)

每年举办上百场活动

小城剧院成为群众“精神食粮”

坐落在隆华西路与望城路交叉口的莲峰大剧院,是隆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

“我们剧院的特色之一就是花很少的钱,看很好的剧。”莲峰大剧院总经理喻钢指着门口“莲峰大剧院服务项目”公示牌说,优质剧目惠民卡可以1折观看,很多文化惠民演出甚至是免费。

实际上,2018年剧院刚建成时并不是这样,老百姓对这个高大上的剧院望而却步。2019年起,由政府出资补贴,推出惠民政策,让艺术真正走进了群众。

在歌剧厅里,记者看到,1190个座位呈阶梯式分布,从舞台方向向后逐渐升高,在灯光的照耀下,整个大厅宽敞明亮。

“前不久,重庆民乐团才在这里举办了主题音乐会。”喻钢说,剧院每年要举办100多场各种各样的活动,上座率能达到85%左右,有不少是来自隆昌周边城市的游客。今年暑假,剧院特别安排了儿童剧,最近的一场是7月26日的经典童话《拇指姑娘》。

龙坡窑遗址中展出的土陶制品(摄影:黄晓庆)

“双昌文明小院”开展的端午活动(图据隆昌市委宣传部)

保留遗址传承文化薪火

“双昌”携手让惠民活动融入村民生活

走进位于隆昌市石燕桥镇净土村的隆窑非遗博物馆,沿着阶梯而下,当依山而建的龙坡窑遗址出现在记者们眼前时,大家迫不及待地钻进窑洞,一睹隆昌土陶的魅力。

这个集土陶展示、科普、体验、研学、竞赛、艺术交流为一体的隆昌土陶非遗博物馆,自2024年投运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为隆昌土陶这一珍贵非遗的活态传承构筑起全新载体,更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重要窗口与实践阵地。

位于石燕桥镇三合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更具特色。三合村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镇普陀村毗邻,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建设中,两地共同打造了文明实践共建阵地,建立村史馆。

截至目前,隆昌市联合荣昌区已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70余场次。最近,实践站正在筹备邀请荣昌卤鹅师傅到三合村教授卤制技艺,真正将文化活动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自2019年被纳入全省首批、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隆昌市始终秉承“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结合精神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在阵地、队伍、机制、项目、活动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隆昌样板”。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