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12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信部日前发布关于2022年千兆城市建设情况的通报(简称“通报”)。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共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完成总结评估工作,约占所有地级市的三分之一。
“千兆城市”指重点场所千兆光网覆盖率和5G网络通达率均达到80%,5G用户占比达到25%,5G和千兆光网应用案例不少于5个。
通报指出,工信部开展千兆城市建设行动以来,各地加快组织建设,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牵头开展审核评估,大力推动“双千兆”网络建设、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全国已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完成千兆城市总结评估工作。
其中,2021年度建成29个千兆城市,2022年度建成81个千兆城市。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建成41个千兆城市,中部地区建成29个千兆城市,西部地区建成40个千兆城市。
记者注意到,北京、天津、上海、河北雄安、四川成都、浙江杭州、贵州遵义、宁夏银川等城市均在列。
通报提到,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国千兆城市平均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超过100%,实现城市家庭千兆光网全覆盖。千兆城市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2.2个/万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7个/万人)。
用户发展方面,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国千兆城市平均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达到3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8%)。千兆城市平均5G用户占比达到3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1%)。
重点场所5G网络覆盖情况方面,千兆城市市属公办医院(三级以上)、重点高校、文化旅游重点区域以及开办客运业务的火车站(二等以上)、干线机场、重点道路等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均超过80%,5G网络信号电平等指标满足相关建设标准,其中84个城市重点场所5G通达率达到100%。
工信部介绍,千兆城市聚焦区域内“双千兆”网络建设应用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市场需求,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合力,积极参与千兆城市建设,涌现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做法。
例如,部分千兆城市编制出台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四川雅安等将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列入市国土资源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市国土资源规划工作,将光纤网络建设规划、5G站址规划等专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中进行落实。
部分千兆城市加强公共资源开放共享,为“双千兆”网络建设提供便利。河南南阳协调解决疑难站址,推动公路、机场、火车站、高铁站、大型场馆、景区等公共场所向5G基站建设无条件免费开放;贵州贵阳严格规范收费种类,推动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地管理单位对通信设施建设提供通行便利,禁止巧立名目收取进场费、协调费、分摊费等不合理费用。
部分千兆城市为5G等通信设施提供用电保障,降低用电成本,并严格规范收费种类。山东威海、江西抚州等部署辖区内各5G基站转供电主体开展自查自纠,组织市场监管部门对转供电主体违规提高电价、加收电费和其他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此外,安徽合肥、新疆克拉玛依、四川宜宾等千兆城市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从人才引进、特色应用、科普宣传等方面对“双千兆”网络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