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乐|成都需要怎样的“熊猫”?制作人李盾携《熊猫》书写成都生活方式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4-26 19:08 55534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图据采访对象

在人们的印象,大熊猫总是可爱的、友善的,甚至“憨态可掬”一词也几乎成为描述熊猫的专用词汇。若是再往远处联想,大熊猫或许是舞刀弄剑的,毕竟“功夫熊猫”影响全球。这在“音乐剧疯子”李盾看来,是对熊猫文化这个IP的极大浪费。

音乐剧制作人李盾

“我们能不能,在成都创造一个不属于任何刻板印象的熊猫形象?它是丰满的、复杂的、拥有多元人格的一个饱满的形象,就像《狮子王》之于西方。”4月25日,在音乐剧《熊猫》的发布会上,制作人兼艺术总监李盾提出了这样的憧憬。

音乐剧《熊猫》由知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担任艺术总监,周可执导、编剧,张少瑛作曲、梁芒作词。该剧将于4月29日-5月8日期间,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进行试演。

成都需要怎样的“熊猫”?

熊猫文化早已成为一个大众IP,不管在文学、文创、影视、游戏、音乐等艺术样式里,从来不缺少熊猫的身影,对熊猫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如何推陈出新是个难题,这也是音乐剧《熊猫》首先思考的问题。

这部音乐剧创造了五位熊猫勇士,他们不是单纯的可爱,而是分别代表智慧、仁爱、力量、谦逊及信仰,主创团队试图脱离单纯的熊猫刻板印象,创造具有丰满人物形象的“熊猫”。同时在与地心倔强叛逆的少年龙的搏斗中,融合中国传统哲学,讲述关于成长、关于和谐共生的故事。

主创团队合影

“我们不仅是在写熊猫,而是在写我们的生活方式。”导演周可告诉记者,她本就是成都人,入行20年来,这是第一次为家乡成都创作作品。在她儿时的印象里,成都是一个大山环绕的城市,开车不到1小时,就能完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是具有疗愈功能的,不管是生活在成都的人们,还是生活在这里的熊猫,似乎都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感觉,这是我的创作灵感和初衷。”

由此,周可认为,音乐剧《熊猫》不是一个儿童剧,而是透过熊猫的形象,展示出成都生活方式——和谐共生、美好家园、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当代的价值体现,也是古代的中国智慧。”

音乐剧的LOGO将熊猫的黑白融于太极的黑白,正是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体现。“就像最后,五位熊猫勇士并不是打败或杀死了地心龙,我们不做这样的对立。同时,对地心龙的降服过程,也是我们人类与自我的内心挣扎搏斗的过程,最后达成一个自我的圆融与和解。”周可向记者解释道。

主创团队进行分享

融入大量四川元素

借音乐剧走向全球

李盾提到,他希望《熊猫》首先是成都和四川的一张名片,其次还要联通全国、走向海外,做好熊猫文化的国际传播。

在服装、道具的设计上,《熊猫》运用了大量四川元素,包括川剧、布偶戏、龙舞、熊猫舞、自贡彩灯工艺、竹编技艺、藏族牛羊毛手工编织工艺、自贡扎染工艺等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在台词设计上,更是结合了四川方言的特有韵味,还特别根据成都非常发达的说唱文化进行了创新设计,充分调动视觉感官体验。

而在另一层面,主创团队希冀的是,“能够匹敌西方的《狮子王》。”这就意味着,“熊猫”是需要“走出去”的。“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有关熊猫的文化样式,大家会说‘功夫熊猫’,我希望以后人们提起熊猫,想到的是咱们‘熊猫’。”执行导演雷悦说道。

诚然,这一切的核心,也依赖于“音乐剧”这个世界语言。在李盾看来,音乐剧是世界上非常庞大的一个艺术样式,在国外,音乐剧的生态链是非常完整的,市场也高于电影。但它在中国,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

【对话李盾】

音乐剧需要原创,但人才储备还远不够

封面新闻:音乐剧来到中国已经20多年了,您认为目前还有哪些空间可以继续拓展?

李盾:我们要创造自己的故事,借音乐剧的外壳,讲中国故事。这是目前最重要的。目前,在音乐剧行业内,据我了解,不少资金都流入了对国外经典版权的转换。但是如果一旦对方收回版权,我们的演出市场就会变得很被动。所以,必须要创作我们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典。

尤其是现在,音乐剧已经广泛被年轻人认可。他们会自己做攻略,形成了自己的理解。相对于话剧这种艺术形式来说,音乐剧是一种产业,它已经是大众娱乐了。

封面新闻:您曾经培养了非常多的音乐剧演员,目前我国的音乐剧人才储备如何呢?

李盾:还远不够,我们还需要继续完成教育体系的创建。我们在成都也准备做音乐剧教育的工作,正在筹备中。成都人才很丰富,我曾经有一年一共只带30个学生,结果有9位都是成都人,我很惊讶。

评论 1

  • @ai玲 2022-05-15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