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是地理空间中的通道
也是历史在时空中的延伸
记得来时的路
未来才有方向
今天
一起回望一条路
![]()
四川,夹金山。
这条路
总行程65000余里
历时2年多
有艰苦卓绝的行进,有生死攸关的战斗
有运筹帷幄的决策,有绝处逢生的胜利
它是人类历史上
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
一部无可匹敌的壮丽史诗
一座高山仰止的巍峨丰碑
这条路
就是长征
![]()
《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这是红军长征发布的第一份行动计划。
1934年10月16日至19日
一支8.6万人的红色大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跨过赣南于都河
开启了一场伟大的远征
中国工农红军
第一方面军出发一个月后
红二十五军离开大别山
第二年3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
11月,红二、六军团撤离湘西
先后开始战略转移
1936年10月22日
九死一生的三大主力红军
最终会师黄土高原
汇聚抗日救亡前线
![]()
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反映会宁会师大会场景的油画。
这条路
是漫漫长夜中的艰难跋涉
尽管出发时不知道
最后落脚点在哪里、到何时才能结束
但红军将士坚信
“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
无数个“军需处长”
为了战友甘愿以命换命
无数红军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想的仍是所信仰的事业
![]()
吴作人《过雪山》1951年 油画 280厘米×200厘米
这条路
是血与火熔铸的伟大转折
中央红军平均每3天一场战斗
平均每300米牺牲一名红军战士
途中牺牲的营职以上干部430余人
师职干部达到80多人
4支长征大军
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
沿途补充兵力1.7万
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
![]()
四川甘孜州,红军飞夺泸定桥雕塑。
弯弯曲曲的长征路
见证了军民同心、风雨同舟
在福建长汀县中复村
红军在一座廊桥上设立征兵处
“人比枪高当红军”
刀刻的标线下
年轻人们昂着头、踮起脚
争先恐后当红军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
三位红军女战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
临走时
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
给老人留下
![]()
福建长汀县中复村,红军桥上刀刻的标线,也被称为“生命等高线”。
苦与乐冶炼的的长征路
更是一条新生之路、胜利之路
虽然环境艰险,战斗惨烈
但长征路上红军歌声不断
战士们信念极其坚定
活得充实而纯净
聂荣臻元帅说
“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想想长征,就感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埃德加·斯诺写道
“在那些献身于他们认为完全正义的事业的人们身上,我强烈感受到了充满活力的希望、热情和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
![]()
《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中的红军长征路线图,摄于上海图书馆东馆。
从湘江血战的九死一生
到遵义会议的峰回路转
从飞夺泸定桥的奋不顾身
到六盘山下的红旗漫卷
……
今天
回望这条彪炳史册的长路
让人心潮起伏
![]()
宁夏隆德,六盘山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长征
犹如一条萦绕于山河间的红飘带
锻造着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
书写下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
而贯穿其中的
是我们党领导革命队伍
所铸就的精神、所传承的意志
这是长征不可比拟、绝无仅有之处
也是长征如磁石、如火炬般
吸引着、引领着后人的原因所在
![]()
江西遂川,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瞻仰红六军团长征先遣纪念碑。
八十九年沧海桑田
时代变了,条件变了
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
没有变
实现伟大的理想
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
需要跨越
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
需要征服
铭记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
就应该经常检视自己
能否拥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激情
能否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
能否保持“千锤百炼不怕难”的韧劲
![]()
位于四川夹金山海拔4114米垭口的红色主题文化景观。新华社发(郝立艺 摄)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资料:人民日报评论、新华社、新闻联播、国家博物馆-国博君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