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实习生 甘小凡 摄影报道

黄晓明
“我太爱成都了!”10月28日,“成都造”电影《阳光俱乐部》全国路演活动在成都太古里百丽宫影城展开,领衔主演黄晓明一亮相,就用一句地道感慨点燃全场。他与总制片人王才涛一起,与观众展开一场温暖的对谈。
聊电影:这是一个普通家庭
面对爱与告别的柔软时刻
尽管今天是典型的成都阴天,但影厅内却始终洋溢着“阳光俱乐部”式的暖意。《阳光俱乐部》讲述了一个母亲用生命去换取孩子未来与前途的故事。正如电影所传递的信念:阳光,可以是一种心境。这份由内而外的温暖,正是电影希望传递的内核。电影以轻盈诙谐的笔触,描摹了一个普通家庭面对爱与告别的柔软时刻。这种对生命本身的温柔关照,让现场许多观众找到了深深的共鸣。
一位观众带着妈妈和姨妈一起来支持电影,她提到黄晓明以往多演“很爷们儿”的角色,而吴优这个带有智力障碍的“大儿童”形象则是一次彻底的突破。
黄晓明透露,这个项目缘起于他购买的一部小说原著,后来与导演魏书钧共同转向一个更贴近母子亲情与心灵治愈的方向。“现在我更喜欢这种人性化的、松弛的、自然的、讲述情感的片子。”
在随后的互动中,观众们的提问细致入微,而主创们的解读则像一把把钥匙,为观众打开了通往电影深层意境的门。一位“二刷”观众细节地指出影片中近八成场景都是阴天,与“阳光俱乐部”的片名形成巨大反差时,黄晓明笑着回复:“我们等阳光等的可苦了”,并分享了拍摄时的趣事:“印象当中杭州也是一个阳光普照的地方,但我们去了之后一直下雨……后来导演觉得,就像咱们今天也是阴天,但一点不影响我们这种阳光的心情。”他随之点出了创作者的深意:“这也形成了一个反差,阳光指的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并不一定非得阳光普照。只要我们自己善良、开心、有爱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阳光。”
对于影片结尾吴优抱着两只鸡在长路上行走的长镜头,黄晓明分享了其中的象征意义:“我觉得这是导演的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其实讲的就是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妈妈去世了之后,依然还是要活着,好好地、努力地活着。”他动情地说,“这条路有高有低,有坎坷,但是我们没得选,我们只能选择抱着希望——笨拙地、努力地往前走。”
聊创作:黄晓明增肥30斤的背后
是走进一个灵魂的决心
为了从外形到内心都贴近吴优,他主动提出增重30斤。“周围很多人都反对,怕我瘦不回来。”但他坚持用最笨拙也最真诚的方式,走进角色的世界。“好在,我对自己够狠,”他笑道,拍完本片后他特意接了一部需要急速瘦身的戏,“一个半月我就给自己瘦回来了。”这份为角色全身心投入的敬畏,赢得了现场观众敬佩的掌声。
整场活动最动容的时刻,来自于一位特殊孩子的妈妈:“谢谢您愿意为我们的孩子发声。电影最后让我看到,即使我们离开了,孩子也可以阳光、坚强地活下去。”她也真诚邀请黄晓明有空看看成都来自星星的孩子们。
黄晓明动情地回应,分享了他为贴近角色,在开拍前专门去杭州“弯湾学校”与孩子们共同生活一个月的经历。“电影里吃苹果、学英文等细节,都是跟那些孩子们学的。”他回忆道,一个星期后,孩子们就把他当成了自己人,“跟他们在一块儿很单纯、很开心,妈妈们也都很坚强,就像您似的。谢谢您。”这一刻,角色与现实、银幕与生活完成了最深情的交融,温暖而有力的共识在影院无声地流淌。
聊成都:是电影票房大仓
工作室也设在成都
“我太爱成都了,帅哥美女多又热情,还是电影的票房大仓。”黄晓明在现场表示,“现在我们公司也在成都,来成都就像回家一样。”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该片由在成都影视城注册的四川好奇易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出品方,黄晓明正是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去年举行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典礼上,黄晓明曾凭借《阳光俱乐部》获得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奖,让这部“成都造”电影更加出名。
“成都造”影视作品频繁亮相,不仅体现了创作层面的“高产”,更折射出成都作为拍摄基地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据统计,2024年全年在成都立项备案、筹备拍摄的影视作品已超80部。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熟悉的街头巷尾正频繁现身于荧幕之中,“家门口”逐渐成为“取景地”。在众多导演看来,“成都既有烟火小巷,也有现代都市风貌”,其多元的城市气质能够全方位满足不同类型剧集的场景需求,展现出独特的拍摄优势。
 
  
                         
                         
                     
                 
                    
评论 6
七里香的微笑 2025-10-29 发表于四川
表白
阿巴阿巴 2025-10-29 发表于四川
哈哈
fmf6528c 2025-10-29 发表于内网IP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