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点到七个环 72年成都城市发展蝶变丨祖国颂·看我72变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9-30 23:08 114610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谢燃岸 刘陈平 见习记者 杨澜

72年,江河可成大川,平地能起高楼,荒芜可变繁华,平凡能造奇迹。

大潮喷涌,万物生长。四川的省会城市成都,写下了一份自己的时光答卷。

从一个点到七个环,从总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的西部内陆小城,到城市面积超过1.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心城市;从地区生产总值不到4亿元,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万亿元;从古旧传统的街巷,到路网密集、高楼林立、产业集聚的现代大都市……

如今,这座城市的目标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今天,我们将从空间格局出发,追寻这座城市72年的“生长史”

1949年,成都总面积29.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不到现在锦江区的四分之一。 那时,成都还是个连一环路都没有的“小点”

1951年,原本的成都县、华阳县部分乡村划归成都市。1952年,成都县直接撤销,并入成都市,也正是在这一年,为迎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而拓建的梁家巷道路,连接人民北路与簸箕街,即现在的一环路北三段,成为一环路的起源,连通了旧城区与火车站。

1955年,成都将城市调整为三区,东城区、西城区、市郊区。那年的前一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轮成都城市总体规划出炉了,成都定位于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以两江环抱的“旧城”为基础,向四周紧凑发展。

成都开始拔节生长。

1978年,成都市域面积3861平方公里,包括两个县(金堂、双流)、三个郊区(金牛、龙泉驿、青白江)、两个城区(东城、西城)。

1982年,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构建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城市格局,将成都建成具有高度文明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1986年,全长28.3km,双向四车道的成都市二环路正式启用。

199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的区划调整方案,将东城、西城、金牛三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武侯、金牛、成华五个城区。也是在那一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获批成立。次年,高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1994年底,成都的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均已突破了当时的规划规模。第三轮城市总规出炉,提出成都以中心城为核心,沿交通干线形成六条发展轴。

1994年的成都天府广场

从那时起,成都越来越接近于现在的模样。机场高速路、人民南路立交桥立交桥拔地而起。成都的三环路、四环路也相继通车。

1994年的成都钟楼

2007年,成都被国家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其后的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提出成都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纳入了天府新区规划,确立市域“双核、六走廊”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

2014年天府新区获批国际级新区,2016年国务院批准简阳由成都代管,成都行政管辖范围扩大至14335平方公里。

2015年12月24日,成都六环路也正式全线贯通,连接成都主城区周边的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崇州市、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彭州市、广汉市、简阳市等12个区(市)县。

如今,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给成都的定位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魅力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世界文化名城。城市空间结构也迎来了“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

双4F跑道机场、智能制造基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挂牌成立,“顺时势而生”,成都东部新区诞生之初即明确了自身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成都,正朝着未来之城的道路一步步迈进。

成都东部新区

成都东部新区

据报道,2021年10月底,成都的“七环”,即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的一段(简称成都“三绕”)将具备通车条件。届时,成都“三绕”全线将连成圈,串联起成都经济区14个区(市)县,开车5小时就能跑完全程,新“七环”修通以后,成都市下辖和代管的所有市县都将纳入大成都环线之内,成德眉资同城化也将向前迈出一大步。

72载悠悠岁月,这座古蜀文明浸润的城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依然熠熠生辉,太古里、金融城、兴隆湖、天府绿道等新地标又方兴未艾。

成都,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这座城市正在书写自己的新时代答卷。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评论 2

  • 茨木 2021-09-30

    未来之城👍👍👍

  • 嘿嘿呼啦啦 2021-09-30

    公园城市越变越好~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