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视频《一饭封神》迎来火爆收官,而优酷《炙热游戏:百厨大战》、抖音《闪光神厨》正在热播,加上爱奇艺待播的《美味的胜利》——多档美食竞技类综艺持续引发行业与观众的广泛关注。为何这一类型节目再度迎来集中爆发?其背后反映出怎样的内容生产与市场逻辑?与早期美食综艺相比,当前节目形态又经历了哪些迭代与升级?封面新闻带你深入观察。
模式趋同却内涵升级
“素人vs名厨”背后的行业保守与创新
从已播出的节目来看,多档综艺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名厨 vs 素人”“大厨 pk 小厨”的对抗模式。这一角色设定与韩国综艺《黑白大厨:料理阶级大战》颇为相似,折射出国内视频平台在模式创新上的“保守策略”——倾向于在已被验证成功的结构基础上做本土化微调,降低市场风险。
然而,与早期美食综艺相比,当前节目在内涵与人物关系上实现了显著突破。过去,明星厨师或美食名家占据绝对中心,素人多数仅作为“学徒”或“背景板”出现;而如今,素人厨师不仅得以与行业权威同台竞技,更常以“黑马”之姿挑战专业名厨。这一转变既增强了节目的戏剧张力和悬念感,也凸显出餐饮行业中的草根力量与上升通道,更贴合当下观众期待公平竞技和逆袭故事的审美偏好。
另一方面,中国餐饮市场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地域美食、融合菜系等细分领域不断崛起,观众对美食内容的需求也从“饱眼福”进阶到“懂门道”。综艺通过呈现多元菜系与专业烹饪技法,回应了大众对美食文化的深度好奇和认知诉求。
同时,随着米其林、黑珍珠等餐饮评级体系日益融入本土消费文化,名厨影响力逐渐从行业圈层走向公众视野。美食综艺恰好成为厨师展示专业技艺与个人魅力的重要窗口,助力其实现从幕后到台前的“破圈”传播。
专访《一饭封神》评委郑永麒:
中国美食综艺需多元融合,助力中餐走向世界
封面新闻专访了《一饭封神》评委、“世界50最佳餐厅”国内最高排名持有者郑永麒(Vicky Cheng)。他从行业内部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美食综艺仍具备巨大潜力与发展空间。郑永麒表示,通过参与节目,他深切感受到中国不仅食材丰富多样,更有一大批技艺出众的厨师值得被大众看见。
在他看来,未来中国美食综艺应进一步拓宽内容维度,不只聚焦于本土传统菜系,也应纳入中西融合的创新技法——既展现中国厨师的扎实功底,也呈现其在国际视野下的创作活力。如今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区域菜系传承人与新锐创意主厨,他们无论在传统料理、融合创新还是国际烹饪舞台上皆表现亮眼。这类综艺恰恰为他们提供展示实力的机会,同时也激发观众对中国厨师群体的好奇与信任。
郑永麒强调,希望通过节目的传播,不仅提升中餐厨师的国内认知度,更能推动他们走向国际舞台,使“中国厨师”在全球餐饮界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话语权。
事实上,当前美食竞技综艺的再度兴起,并非单纯的内容循环,而是国内餐饮行业成熟与受众审美进阶的双重映照。它们既承担了大众娱乐消费的功能,也逐渐成为传播饮食文化、推动职业认知甚至助力产业发展的媒介平台。随着中餐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美食类节目有望跳出“舌尖狂欢”的浅层表达,转向更深度的文化叙事与职业价值的塑造——这才是其能够持续“炙热”的关键所在。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