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游|何卡林:马湖古城

封面新闻 2020-12-11 17:11 49588

文/何卡林

在屏山县书楼镇,有一座新“拼装”成的马湖古城。这个古城很特别,说它是新建的不假,但城里的物件却全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遗物。

向家坝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的最后一级,蓄水后,一大批历代文物就会沉入江底。早年沿江有一条宜宾通往凉山的古道经过,千百年来,沿着古道分布了许多的历史文物。经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认为值得保护的文物就有72处。想想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如此多的宝贝如若沉入江底,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

经地方政府与三峡集团多次协商,决定在向家坝电站蓄水前,抢救性地整体搬迁历史遗迹42处,新选的城址就在金沙江大峡谷中的书楼镇。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新城由四川考古院设计。

屏山县文管所的龙力是古城搬迁工程的主持人之一。他说,这些古建筑原来分散在金沙江沿岸几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原样整体复原一座老建筑,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工人在拆卸古建前,要对一砖一瓦、木梁石柱、斗拱榫卯一一进行编号,然后搬迁到新建工地上。又要按原编号精心拼装复原,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下古建的历史原貌,抢救下来数以万计的老材料,工程量巨大。拼装更是复杂,仅复原万寿宫的斗拱,川师大的10多名师生在事前就进行了一周的拼装试验。

经过古建工人六年努力,这些古建终于欢聚在一起,地图上又有了一个叫“马湖古城”的地方。之所以说“又有”,是因为屏山早在三国时期就置马湖县,元朝置马湖路,明洪武四年改马湖路为马湖府。

古城的核心区占地100多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投入两亿多元。这些古府衙、宫观、庙宇、祠堂、牌坊和城门,以及以明清为主的古民居,集几千年来古郡马湖府深厚的客家文化、古蜀文化、夷都文化等人文内涵于一体,既是一个集金沙江下游悠久历史的微缩景观,又保留住了一段难得的历史记忆,保留下了一份浓浓的乡愁。

那天,我走在古城的万寿宫、禹帝宫、平夷长官司、牌坊群及凌家、王家等众多古民居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与我们同行的人中,有当地的一位王姓乡贤,他的祖宅被整体搬迁来这古城。那天,王先生向我们介绍着这里的人文风俗,并向县上领导说,他将自愿捐献族谱等民间资料,待古城开街后,还希望能帮着做一些事情。

确实,这座老宅曾为他们家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巨大贡献,在眼看就要遭到灭顶之灾时,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对他家来说,意义重大。

一座有价值的古建筑,就是一座丰碑,一段文明史。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不断的大拆大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丢失了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丢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只剩下一些写在教科书上的文字,一些坍塌了的废墟,一些口口相传的故事。

基于此,“马湖古城”的重生,对后世子孙来说,非常重要。

【作者简介】

何卡林,四川散文学会会员,宜宾市作协会员。在《四川文学》《海燕》《工人日报》等各级刊物上发表散文数十篇。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