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 | 四川宜宾江安县白鹤村:小蚕茧”做成“大产业”  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8-06 21:26 52894


邹程诚 李嘉悦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伍勇

8月6日一大早,在四川宜宾江安县铁清镇白鹤村,村里的蚕农就已经散布在桑田里给桑树浇水。清晨的桑树绿油油的,显得生机勃勃。浇灌结束后,蚕农们回到小蚕共育室,对环境进行消毒,开始着手准备养第4季蚕的事宜。而就在七月末,村上的蚕农才将第3季优质蚕茧交到收茧站,卖出了34-41元1公斤的高价。

川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蚕技术员胡宁学在第3季养了30张蚕种,总产茧量有1111公斤,按照每公斤41元来算,这季度的蚕茧为合作社创造了4.5万余元的收入。“蚕茧的价格还在不断的回升,下个季度的产值应该会更高。”胡宁学说,合作社已经在考虑下一季要养多少张蚕种。

村栽桑养蚕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蚕种在小蚕共育室待15天,农户养蚕18天即可结茧。整个过程仅需要一个月左右,一年下来能够养殖5至7季,而且劳动强度低,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短平快”产业。

近年来,江安县铁清镇白鹤村把蚕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人文传统,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川宜种养殖专合社发展蚕桑种植、育蚕种、养蚕、收烘、缫丝等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先后种植优质桑树及桑葚1100亩,连片桑树总规模达3500亩,引导农户加大发展力度,以专合社培育为重点,推动了铁清镇蚕桑产业发展。据数据统计,2020年白鹤村桑蚕总产值达到2600多万元。

付成旭是白鹤村的散户蚕农,去年由于蚕茧市场低迷、蚕茧收购价格不高,他选择了外出务工,但是家中的老人和小孩让他放心不下。今年他选择在家养蚕,养殖第一批蚕他订了3张蚕种,产量只有120公斤,但由于收购价比去年高很多,第一批蚕茧卖了6000多元。

“如果今年蚕茧的价格一直那么高,那么我下一批就更加有信心养了,甚至还会养多一点。”付成旭兴奋地说。

江安县铁清镇白鹤村总支书记谭贤君表示,接下来白鹤村将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推动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在促进产业整合、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以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建立和完善从栽桑、养蚕、蚕药、蚕具到蚕桑资源副产品综合利用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评论 2

  • 小米米 2021-08-12

  • 小米米 2021-08-08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