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杨雅莎
近年来消费投诉有什么新的热点?遇到消费纠纷应该如何维权?3月15日14时30分,“听民声 解纠纷”3·15消费护航直播间在全国首个地铁直播间——太古里直播间开播。
本次直播,由封面新闻联合成都深报地铁传媒、四川金熊猫地铁文旅共同推出,由成都市消费者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在1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成都市消协相关负责人、四川省消委法律顾问、多个领域的专家一起,为消费者发声,引来111万网友“围观”,不少网友直言“涨知识了”。
预付式消费投诉热度不减
消协专家分享“避坑攻略”
2020年,成都市消协组织共受理解决消费者投诉20472件,房屋租赁、网络直播购物、教育培训和预付式消费逐渐成为投诉热点。成都市消协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威就分享了预付式消费以及直播购物的常见“陷阱”以及“避坑攻略”。
张威介绍,预付式消费的投诉主要集中在4方面,一是服务质量与承诺的大相径庭,二是格式合同中存在“霸王条款”,还有就是常见的经营者转让、关门、倒闭、跑路等问题。而由于部分设置预付式消费的经营者不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大多以预付卡上的几条格式说明或口头约定替代,导致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解决难度大。
对此,张威也在直播中给了消费者们一些建议。首先,在办卡前,需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商家优惠折扣所迷惑,尽量不购买或办理预存大笔金额的预付卡。选择经营状况良好、诚信度高的商家的同时,一定要把服务内容落实到白纸黑字,切莫轻信广告和商家的口头承诺。同时,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甄别合同中的不平等条款。还有一点很重要:每次消费后要核对卡内金额,并妥善保存好消费票据,“一旦发生纠纷,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网络直播购物问题日益凸显
“维权讲座”律师为你开讲
“一切皆可云”的时代,购物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2020年,收疫情影响,直播带货逐渐兴起,由此带来的消费纠纷也日益凸显。在此次消费护航直播间里,不仅张威分享了直播购物投诉热点以及消费建议,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法律顾问、四川蜀天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强也针对网络购物开了场“维权讲座”。
在这场时长15分钟的讲座里,谢文强分享了他参与调解了一个网购维权案例——通过微信购买“蓝猫”,却遇到中间商将“土猫”掉包成“蓝猫”进行销售。“我们经过了多番调查,才找到这个微信中间商,历时一个半月,消费者得到了相关赔偿。”谢文强说。
网上购物,“微商”身份难以确认,这是网络直播购物消费纠纷的一个难点。对此,谢文强表示,验货付款或使用第三方交易平台付款,能有效防止商家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同时,他也建议消费者要留存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转账凭证等消费证据,遭遇消费欺诈时要积极维权。
医美、白酒专家回应网友热点话题
111万网友参与观看直播
从3月9日起,“听民声 解纠纷”活动海报就上线成都各大地铁站,市民通过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分享了消费困惑、曝光了消费陷阱。根据市民热议的话题,此次直播也邀请了医美以及白酒行业的专家回应了大家的关注。
当下,不少爱美人士会选择医美让自己更美一些,但近年来,美容消费陷阱也让人防不胜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美容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正勇在直播中,纠正了大众对医美的一些错误认识,并就如何选择机构和医生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在看医美机构的相关执业许可证、看医生的从业许可证和医师资格证的同时,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尽量多与几个医生交谈,选择更符合自己的方案。”
此外,国家级白酒品味、国家注册一级品酒师、四川全兴酒业有限公司品控部经理杨静也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网友关于白酒质量的一些疑惑,并教授网友一些辨别白酒品质的办法。
一个小时的直播,不仅迎来路人们的围观,也在网络上形成了不小的热度。据统计,截至15日下午5点30分,有695000人次通过封面新闻APP观看直播,此外还有419471人次通过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以及新浪、今日头条、手机百度等平台观看,此次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达到1114471人次。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