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安语:无可替代的家乡

封面新闻 2020-11-25 12:57 56347

文/安语

小时候的我,总是想要往外走。远些,再远些,最好能跨到大洋的彼岸,因为那里有梦想的全新的一切。于是,才会在高考后义无反顾地奔赴江浙读书。那是沿海的“一线”城市,这点理由似乎就足够了。

但是,有个心愿在小时候便已深埋心底。声音或许微弱,却执拗得不容忽视,并在我停留外地的几年里迅速壮大起来。要是说到好好生活,我还是想回成都的。

并不是因为适应不了新的环境。我从小独自到成都读书,毫无疑问足以应付这点衣食住行的不同。即使到了沿海城市,我也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但是,就算生活如常,那里毕竟不是成都。

如同许多出了国的人越发怀念祖国一样,到了异地的我,更加依恋起我的家乡。我嘴里念叨着她的好处,次数如此之多,让我身边的人都不禁向往起成都。最终,我竟真地说动了一个朋友到成都亲眼看看。说来有点不好意思,这点毫无意义的小成功,却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成就感。

这大概都是因为,在众多城市中,成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不同于我现在待着的地方,这个令众多文人墨客驻足的天府之国,有着四季分明的天气和舒缓又欢悦的生活节奏。当秋天的风清爽地穿过公园时,晨起的人们会在那里慢悠悠散着步,打着太极,或是单纯地坐在桌边享受一口清茶。成都的街道常会热闹到深夜,让我到了异地后,偶尔走在10点后安静的大道上时,感到袭来的寂寞。

这还是一个如此活跃的城市,可以让我和朋友去看一场沸腾的音乐节,或是去参加各色各样的同好会。丰富得让人羡慕的亚文化聚会,包容度高到难以置信的庞大人群,这是网上的好友谈及成都时给出的评价,也是我在离开后才更清晰地认识到这里独有的特色。

互相拥挤着在会场挥洒热情,随意走进小酒馆听一曲特别的演奏,还有那些轻易就能在身边遇到的爱好相同的朋友们,在后来看来,实在是无比珍贵。

更不要提这里最引人乐道的美食。虽然长在四川,但可惜的是,我从小并不太能吃辣。每当与别人一同吃饭时,我总会在舌间火烧火燎的感觉中,叹息这里或许并不那么适合我。

也是这个原因,当我来到江浙时,也许心里最不担心的便是吃食的问题。这里的味道都偏清淡,还有一些嗜甜,很好,符合我的口味。但总有那么些时候,我会在午饭后突然感觉嘴里缺了点什么,然后出神地回忆那种鲜明热烈,让它们在想象中绽放于舌尖。

回忆让我鼻涕眼泪一冲而出的炒尖椒,鲜红酥麻皮脆肉绵的棒棒鸡,还有饭桌上独属于我的辣得温柔的麻婆豆腐。我依然是不太能吃辣的,但我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离得开它。

或许更恰当地说,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清晰地认识到,我离不开这地方。

成都是如此的独一无二,因为在千姿百态的城市中,她还是我永远的家。而我是这么的恋家,在满怀热情奔向各地时,心知这是我总会归来的地方。

【作者简介】

安语,四川人,在宜宾、雅安不同县市生活过,小学四年级转入成都读书,现于南京读大学。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