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5月9日,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人民艺术家”、演员秦怡在上海去世,享年100岁。她曾被周恩来总理赞为“中国最美丽女性”,凭借细腻真实的表演,在银幕和舞台上留下众多永恒的经典形象。也许对于很多90后、00后来说,可能未必看过她的表演,但她面对人生坎坷的乐观心态,以及对爱情的看法,或许能给很多年轻人一些思考。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颜值在时下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很多人心里,秦怡一直都与“美”、“优雅”分不开。关于“美”,秦怡曾说:“我不怎么保养,也不关注自己美不美。一个人长得怎么样、怎么打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精神世界,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如何能一直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呢?秦怡说,因为自己习惯了走来走去,习惯了一部戏一部戏地拍,这几十年一直是忙着的,不停工作就是自己“青春永驻”的秘诀。
但对一个演员来说,颜值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持终身学习。她说,“演员都想把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但只有皮囊,却没有做好敢吃苦、能吃苦的准备,也是行不通的。现在说什么高颜值,必须要知道,越是受人关注的,越该做好对艺术兢兢业业的榜样。艺术是永恒的,而演员是要终身学习的。”
秦怡曾经历两次不完美的婚姻,晚年承受丧子之痛,可面对命运赠予的一切,她都一一笑纳。对于心态,秦怡曾这样说,“一个人的心态跟性格很有关系,跟认识问题的方式也有关系,如果对事物有着分析的眼光,就不会急躁。我经常会用斯大林的名言‘我们不理睬他’鼓励自己,以此来应对各种无端的谣言。 ”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由秦怡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面对全国媒体。面对“身体状态是否允许”的问题,当时93岁的秦怡以幽默表态引起现场会心笑声:“至少今年到明年我大概还是活着的,那就不退缩。”还活着,不退缩。这样的心态,到现在读来,还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关于爱情,也是年轻人经常会谈论和关心的话题。很多人喜欢在恋综里看别人谈恋爱,却不敢轻易说爱。秦怡曾这样分享自己的爱情观,她认为爱情应慎重对待,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也许就能化解矛盾,这或许也能给当下的年轻人一些启发。
她说,“对于爱情的问题不能简单看,要实质性地分析。我觉得爱情是不能勉强的,是相互的,首先要建筑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不同的恋爱观会有不同的后果。爱情婚姻是有关人的一生的,所以就更应该慎重对待。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如意,我觉得,对任何事情都要分析地看问题,不能单看结果,而要去寻找原因,这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对待爱情也应该这样,找到原因也许就能够化解,重归于好也是有可能的。”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