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中介、侦探、“内鬼”……警惕这些侵犯个人信息的“新套路”

封面新闻 2024-09-27 19:56 57335

杨烈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扫二维码,就有小礼品赠送!”菜市场外,老人扫码领礼品真的安全吗?

前脚交了房,后脚贷款、装修电话就接踵而至,对方哪来的电话号码?

“专业提升学历,一对一指导!”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网络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备受关注。今年夏天,出现哪些骗子的“新套路”,大家又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9月2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南充顺庆公安了解到,在今年的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顺庆公安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查获公民信息150余万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2人。梳理这些案件,一些“新套路”被破解。

公安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南充市顺庆区公安局供图)

老年人!路边的“野”码不要扫

扫码下载App,就能领小礼品,这个“套路”,你遇到过吗?

2024年6月,顺庆区公安分局接南充市公安局下发线索,辖区居民李某涉嫌倒卖手机验证码非法获利。

经查,2023年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在菜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以扫码送洗衣粉、纸巾等方式,让过路的老人扫码下载APP。期间,李某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将受害者手机号码和短信验证码,以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上家,非法获利2万余元。

其上家远程接收验证码后,批量注册抖音、陌陌等平台的虚拟账号,再出售给下游电信诈骗、“网络水军”等团伙牟利。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公安部门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刚收房就接到装修电话   “内鬼”竟是物业保安

刚买了房,或者刚交了房,就接到家装、贷款等营销电话。“这么有针对性,他们怎么知道我有新房?”这是不少人接到电话的疑问。

2024年6月,顺庆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在工作中发现,辖区某贷款公司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用以开展业务。

经查,2024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龙某(某信息服务咨询公司负责人),为大量发展贷款客户从金融机构抽取佣金,联系某装修公司工作人员代某帮忙购买带有住户个人信息的楼盘数据信息。

随后,代某从犯罪嫌疑人张某处购买2.1万条“潜在客户”数据,交给龙某使用。龙某安排其名下贷款公司工作人员,批量拨打上述数据中包含的电话号码,寻找潜在贷款客户。

张某是谁?2.1万余条包含姓名、电话、房屋建筑面积等数据的信息,哪里来的?

一番调查,犯罪嫌疑人张某,竟是物业公司保安。利用工作便利,通过向家装、贷款、中介等多个行业出售或者交换业主信息等方式,非法获取60余个楼盘的业主信息,非法获利6000余元。

目前,上述人员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中间商”赚差价 “私家侦探”被刑拘

2024年8月,顺庆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经工作发现,辖区居民任某在微信群大量发布专业查找抵押车、失联车等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经查,犯罪嫌疑人任某2019年因从事“专业找车”业务,被省外某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

2022年至今,任某利用之前的“资源”,加入全国各地“找车群”,承接贷款公司“找抵押车”业务。期间,通过微信联系上家购买查询包含公民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车辆保单、车辆停放位置等数据信息,利用上述信息在线下帮助贷款公司寻找抵押车辆,非法获利2万余元。

任某到案后,公安机关在江苏某地将其上家陈某抓获归案。202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大量加入全国找人、找车微信群、QQ群,通过网络发布找人、寻车、商业调查、婚外调查等信息,大量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赚取差价,非法获利3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任某、陈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教培机构买卖学生信息,抓!

2024年7月,顺庆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经工作发现,省内某地居民管某,向顺庆辖区多家教培机构出售在校学生信息,通过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赚取差价非法牟利。

经查,2023年以来,犯罪嫌疑人管某在网络上购买学生信息后,通过某APP联系顺庆区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出售在校学生信息7.5万余条。期间,管某还向省内多地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出售当地在校中小学生信息,违法所得40余万元。

本案中,多家教培机构工作人员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除用于业务推广宣传,还存在将上述信息进行再次交易、交换和通过其他非法渠道获取在校中小学生个人(家庭)信息的情况。

目前,犯罪嫌疑人管某和涉及的顺庆辖区6家教培机构负责人、工作人员共8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深挖侦办中。

公安机关提醒: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一经发现,一律依法严惩。

评论 12

  • 李兰芳子 2024-09-27 发表于四川

    个人信息安全太重要,得加强防范。

  • 爱看电影的蓝蓝 2024-09-27 发表于四川

    现在骗子手段太高明,不得不防。

  • 王美好 2024-09-27 发表于四川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别轻易扫码。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