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 川西高原或现“云中追月”|天问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10-02 19:31 120952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025年中秋将至,一轮圆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然而,天公是否作美?为何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亮初升时为何泛红?带着公众关心的问题,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华师范大学讲师、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念,从天文与气象双重角度,揭开中秋赏月背后的科学奥秘。

戴建峰 摄于牛背山

01

川西高原或有望实现“彩云追月”

据四川省气象台预报,中秋假期(10月6日至8日)受冷空气影响,四川盆地将迎来一次明显的降温降水过程。10月6日晚,盆地大部地区以阴间多云为主,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云量较多,对赏月较为不利。

刘念表示,尽管天气条件不理想,但川西高原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仍存一线希望。由于海拔较高、水汽较少,虽有分散阵雨,但可能出现云层间隙,公众或有机会看到月亮从云缝中露脸,实现“云中追月”或“彩云追月”的诗意画面。

摄影 戴建峰

02

“十六圆”是常态,并非每年固定

今年中秋,月亮最圆时刻将出现在10月7日(农历八月十六)上午11时48分,即所谓“十六圆”。刘念解释,这并非偶然,而是由月相变化规律和农历编排共同决定的。

农历以“朔”(新月)为初一,而“望”(满月)通常出现在十五前后。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公转速度不均,导致从“朔”到“望”的时间在14天至16天之间浮动。因此,“望”的时刻可能落在农历十五、十六甚至十七,并非每年都是“十五圆”。

 蒋超摄于乐山

刘念解释,从一个“朔”到下一个“朔”之间的时间是一个农历月,平均约为29.53天。为适应29.53天这个非整数,农历月份分为大月(30天)和小月(29天)。而由于“朔”可能发生在初一的凌晨或晚上,加上一个朔望月周期本身有长约13小时的浮动——月球在椭圆轨道公转速度不恒定,导致从“朔”到“望”所需的时间并不固定,大约在14天到16天之间。因此,“望”的时刻并不总在十五,也可能出现在农历十六、十七,甚至十四的凌晨或白天。

摄影 蒋超 于熊猫基地

03

中秋为何出现“红月”?

不少市民注意到,中秋月亮初升时常呈温暖的红色或橙色。

为何出现红月?刘念解释,简单来说,中秋“红月”是月光穿过更厚的大气带来的滤镜效果,发生原因是地球大气的瑞利散射。

“关于瑞利散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太阳光是由所有彩虹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混合光。当月光以很低的角度斜着穿过我们地球的大气层时,就像让光穿过一个超级厚的滤镜。这个‘滤镜’有一个特性:它会特别‘偏爱’并散射开蓝、紫等波长短的光,这就是为什么平时天空是蓝色的。而红、橙等波长长的光则更容易穿透大气,最终到达我们的眼睛。”因此,当月亮低悬时,你看到的主要是那些成功“闯关”的红光和橙光,月亮自然就呈现出温暖的红色或橙色了。

月亮升高后,穿过的大气变薄,所有颜色的光都能较好地到达地面,月亮就恢复了它本来的颜色。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主题展览

04

最佳赏月时间:6日晚至7日晚

尽管最圆时刻在7日上午,但6日晚和7日晚的月亮已非常接近圆满,是公众赏月的理想时段。以成都为例,6日月出时间约为18:07。

专家建议,若天气允许,公众可选择视野开阔、光污染少的地点观赏,如城市观景台或近郊高地。但结合当前预报,今年中秋在四川大部分地区“守月”的难度较大,不妨将赏月与探月展览结合,你可以前往四川科技馆参观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与四川科技馆联合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主题展览,一睹月壤真容,感受中国探月的壮丽征程。

评论 6

  • 别用你的长相给我出难题2224408 2025-10-03

    农历以“朔”(新月)为初一,而“望”(满月)通常出现在十五前后

  • 屋顶榭寄生 2025-10-02 发表于四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屋顶榭寄生 2025-10-02 发表于四川

    彩云追月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