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2024年是徐培哲进入交通运输执法队伍的第七年,也是他坚守在执法一线的第七个春节,虽然忙碌,但是感觉充实又踏实。这位出生于1996年的执法人员,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功实现了从学生到执法骨干的蜕变,以奋斗、以坚守、以担当,用交通执法的“敬业福”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平安福”。
徐培哲
固执
“执法的时候你就跟在我们后面,脸太嫩了没有威信。”对于刚入职时老队员不经意的这句调侃,徐培哲记忆犹新。
2016年,刚满21岁的他入职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火车站支队,是执法人员里年龄最小的,跟驾驶员说起话来还有些青涩的腼腆。“当时就是攒着一股劲,一定要用执法的熟练专业来褪去身上的学生气。”从最初的四处求教,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七年以来,他经手了数千起案件,牵头办理了近百起疑难案件,铆着劲在实践中深耕执法。
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积累下,他已经成长为支队执法骨干,新老同事无一不对他竖起大拇指:“有问题,找小徐。”
在办理过的案件中,最让他感慨的是,这几年执法办案要求越来越高,证据收集越来越细。他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交通新业态的发展、营运新模式的出现,都需要我们多研究、多学习,只有常学常新才能更好地保障群众出行权益。
坚守
无论是日常交通营运秩序维护,还是节假日客流高峰或列车大面积晚点后的疏运保障,徐培哲必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值班、巡查,我们都拗不过他。”说起徐培哲的“执拗”,执法队员语气里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以前第一个站出来的理由是“多接触执法一线可以更快地积累经验”,如今作为中队长的他,坚信“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时时想着给队员做好表率、起好带头作用。支队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他次次主动请缨参与;在各类专项打击行动的早检夜查中,也总能看见他的身影;“单位离家近”成为他一个电话就赶回来支援工作的理由;每年春运之际,火车东站的人流量持续攀升,面对骤然上升的客流压力,徐培哲又会以“老家就在川内”为由主动申请值班。
“越是节假日,就越是交通人的工作日,让每一名旅客平安顺利地抵达目的地,靠的是一复一日的坚守。”他说。
执法检查
担当
徐培哲不仅是执法“小能手”,还是搞好群众服务的贴心人。“还是非常感谢徐队长他们,在执法过程中事无巨细地为我们考虑。”乘客谭先生回忆起和徐培哲的初次见面,他乘坐非法营运车辆遇到徐队长带队检查,按“约定”帮着司机圆谎,却没躲过徐队长敏锐的观察力,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徐队长没有他预想的那种生硬冷漠,反而是言语随和地引导。“他讲了一些非法营运出事故的案例,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盲目无知,也了解到了非法营运的危害。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询问过程中我有点低血糖,没想到他竟然还去给我买了一块儿巧克力,询问完还把我送到车站里,回想起来真的很感动。”
引导协助出行不便的乘客、遇到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扶一把、面对乘客或者驾驶员的疑问细致入微的解答……他将文明执法的“刚”与热心服务的“柔”交织并济。
巡查中的小徐
缺席
“市民过节,我们过关。”这句话一直是交通执法人员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对小徐来说,七年以来年夜饭的“缺席”已经是常态了,说起“年夜饭”他脱口而出的是盒饭或者泡面又或者干冷的面包,倏尔又笑着说:“不对不对,我的年夜饭应该是大年初一回家老婆提前热好的饭菜或者一碗芝麻汤圆。”
今年的春运又显得格外“忙碌”,徐培哲的身份又多了一个“新手奶爸”,作为“新手妈妈”的空姐妻子同样从事着交通运输工作,虽然家里有丈母娘搭把手,但为期四十天的春运,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实在有些自顾不暇。
“我们分工合作:她在‘天上飞’的时候,我来带孩子,我在‘地上跑’的时候,她想办法顾好家里。”徐培哲的语气里带着对自己的调侃,“虽然心里对家庭有愧疚,但是有些工作总得有人来做!”。
在外,他们是一往无前的“交通人”;回家,他们又是为彼此留灯的“知心人”。
在交通执法的队伍里,还有无数个如“小徐”一样平凡又执着的执法队员,如闪耀的点点星光汇聚为星河,铺就着一条条平安出行路,提亮了千千万万的阖家团圆灯。
评论 2
Owl 2024-02-15 发表于四川
厉害了
fm1906641 2024-02-11 发表于四川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