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湖树立城市湖泊生态修复的样板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重访四川天府新区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6-20 09:44 178122

成都兴隆湖一角。(受访者供图)

【镜头回放】

2018年2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府新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视频、沙盘、展板,详细了解兴隆湖生态治理成果、沿湖产业规划布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

站在天府新区规划展示厅平台眺望,兴隆湖畔科研楼宇林立,高新企业云集。

水域面积4500亩,蓄水量670万立方米……在蓝天下,兴隆湖湖面碧波荡漾,湖水能见度最深处可达6米。最初仅是成都南边一处默默无闻之地,如今已全面构建起以湖为核心的湖城生态圈。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为天府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今的生态更好了,我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在湖边玩耍。”6月17日,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重大项目和公建配套处工作人员卢谦告诉记者,他已经完全变成一名“湖区人”,工作与生活都搬到了这里。

兴隆湖是一池水、一片湖,但它的价值不仅于此。从城郊洼地到城市湖泊,从城市湖泊到价值洼地,兴隆湖的华丽蜕变让“生态”正在真正呈现其“价值”。

水下有座“森林”

让IV类水变成III类水

“兴隆湖里的鱼像海里的鱼那样多。”卢谦夸张又兴奋地描述着兴隆湖的鱼群。湖面下,水草摇曳,鱼群穿行,犹如一座水下森林。

狐尾藻、苦草……数十种沉水植物在兴隆湖的水下蓬勃生长,构建了一片占湖区水域总面积达70%的多层次“水下森林”。兴隆湖化身成了一台天然“净水器”,实现了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014年5月,卢谦来到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工作,与兴隆湖的建设打交道。从一条河道到一片大湖,他见证了兴隆湖的一路“成长”。2020年8月进行的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让兴隆湖的面貌再次大变样。卢谦说,兴隆湖的水质从IV类水变成了现在的总体III类水、局部II类水。

“湖区人”越来越多

日均游客已达2万人次

兴隆湖的蜕变不止于此。卢谦描述近几年自己的生活变化,一是于2019年搬到了兴隆湖附近居住,二是孩子目前就读于天府一小,全家都变成了“湖区人”。

“兴隆湖在满足生态基础建设的同时,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备。”卢谦举例,像水下书店、路演台等都是现在的“网红”打卡地。他自豪地说:“你来夜跑,我们的跑道附近都有淋浴室,运动完还可以洗个澡舒舒服服回家。”

卢谦所言非虚。兴隆湖建设了极限运动场、儿童艺术中心、路演中心等特色场所和应用场景,引入了滑板、小轮车、轮滑等极限运动,还植入了特色驿站,增设淋浴、直饮水、智能储物、自动贩卖等特色功能,为市民提供多样化服务。

“你看,这是2014年5月的兴隆湖,当时兴隆湖所在地只是鹿溪河的一条河道,谁能想到能有现在的模样?”卢谦翻出手机里的旧照片说,现在的兴隆湖人气更旺了,日均游览群众已达2万人次,节假日高峰期达到10万人次。

在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湿地保护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袁兴中看来,兴隆湖的生态修复,树立了一个城市湖泊生态修复的样板,是人与自然的协同共生之舞,人和自然的一次友好合作。

5000家新经济企业入驻

457名高层次人才汇聚

绿水青山正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兴隆湖正全面构建起以湖为核心的“湖城生态圈”。

“那栋楼已入驻很多企业。”卢谦指着湖湾半岛附近的一栋办公楼告诉记者。

如今,兴隆湖的生态价值正在多元转化。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中移(成都)5G联合创新产业研究院、商汤科技等创新技术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兴隆湖周边,拥湖沿河发展态势加快显现,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引领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正加速形成。

值得一提的还有成都科学城。环湖而建,亲水而居,区域内的“独角兽岛”已经发展为“高精尖”的代名词。

截至目前,这里已经引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等“四类设施”39个、重大项目250余个、总投资超2400亿元;引聚新经济企业5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656家,年均增速达119%;自主引育院士等高层次人才457名,成为成都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动活跃、创新能力强劲的核心区域。

超算中心、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兴隆湖不仅有这些酷炫的项目,还有高端实验室。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正积极实施建设。

下一步,成都科学城将坚决落实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重大战略部署,为成都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夯实底座、筑强支撑。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见习记者 赵奕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