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鲜花、绿植装点生活。记者调研发现,在整体销量攀升的大背景下,室内中小型盆栽与热带植物,正悄然成为市场“新宠”。
王伟,是一家文创产品市场部销售负责人,为缓解工作压力,他会经常买些小型盆栽花卉。
消费者 王伟:像这种小花平时可以放到办公桌上,它下面放一个底座不会占太多地方,这个小花放到办公桌上开了花之后会缓解情绪,释放工作压力。
在北方重要的花卉产销基地——山东青州,小型热带植物正成为越来越多花商的主打产品。
走进青州市万棵花卉苗木园艺有限公司的花棚,各式小型热植生机盎然、色彩绚丽。主播正通过镜头,向观众介绍热植的养护方法与美学搭配。
青州市万棵花卉苗木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将:我们目前一天差不多打包800棵左右,我们销售量今年差不多在15万棵。
热带植物是目前国内室内小型盆栽花卉销售最火爆的产品。国内常见热带植物有龟背竹、海芋、蔓绿绒、花烛等种类,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只观叶,硕大的叶片上布满了自然生长形成的独特纹路。这些花卉由于占用空间小,品种多、价格便宜、好养活,备受消费者青睐。
据了解,桌面迷你花卉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以女性为主,消费场景多为办公室与家庭。
目前,青州已有热植种植主体200多家,形成从育苗、种植到电商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达5.07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
链条之变:“种好”如何“卖得好”?
看过了青州的热植热潮,我们把目光转向另一个花木重镇——江苏沭阳。这里的花卉产业形态早已突破单一销售,构建起“花、鸟、虫、鱼、石”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模式。
江苏沭阳县,是我国重要花卉产业基地。走进沭阳华东花木大世界,传统花木市场的刻板印象被彻底打破,记者在现场看到,绽放的睡莲盆栽旁,鱼缸里的热带鱼自在游动;堆叠的特色景观石边,融合了蕨类与苔藓的微型生态缸错落摆放。商户们忙着打包“睡莲+鱼缸+假山石”的组合订单,“一站式配齐”已成为这里的常态。
产业链的延伸,也让线上销售模式更加丰富。在沭阳县新河镇盆景矩阵直播基地,主播一边展示造型别致的盆景,一边拿起旁边的紫砂盆、养护剪刀介绍,不仅卖盆景,还同步推销配套工具和景观石。
定制化服务也成为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在扎下镇的艺森园艺工作室,工作人员正通过视频为客户设计阳台生态缸,讲解绿植、鱼石、造景的搭配方案,打造个性化家居景观。
同时,各花商还积极加强售后服务,主播们在讲解养护技巧的同时,还在屏幕上打出“终身养护”的承诺。
从“卖花卉单一产品”到“卖花卉生态”“花鸟虫鱼石”的融合,让花卉经济更具活力。全县3.2万家花木电商中,超85%提供延伸服务。
产业之变:一个小品类如何做出大生意?
从青州的“多品类热植”到沭阳的“全产业链生态”,花卉产业的玩法不断翻新。那么,对于像福建南靖这样以单一品类——兰花闻名的产区,又该如何破局?
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传统兰花产业也在悄然“变装”。越来越多花农转向种植体型小巧、养护简便的“懒人盆栽”,以迎合年轻人对“颜值”与便捷的双重喜好。
在刘阁兰花种植基地,各类兰花长势旺盛。企业负责人介绍,与过去追求“高大上”不同,如今小型兰花更受欢迎,成为年轻人装点生活的“软装新品”。
刘阁兰花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顺理:像我们今年主推的七彩石斛兰,还有香水文心兰,特别受市场欢迎。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花型别致、颜色新颖,更符合年轻人对“颜值”和个性化的追求。
为贴近年轻消费群体,南靖兰农将直播间直接搬进兰圃,形成以线上销售为主、线下体验为辅的新模式。
通过线上直播,消费者可以直观地看到兰花的品相,实现了从“兰园”到“客厅”的无缝对接。目前,南靖兰花电商近年来年均增长率超过13%,线上销售占比已突破总销售额的53%。
从“赏花经济”到“兰花电商”,是南靖兰花产业的蜕变。不仅如此,当地还通过将兰花种源开发、高效种植、仓储物流融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建设,让南靖兰花产业发展更健康、更具活力。目前全县兰花种植面积已超过5000亩,年产量达1亿多株,年产值超18.5亿元。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王凯博 邵海成 山东总站)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