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访谈丨资深制片人高金玺:每一个细节都不凑合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12-26 11:33 61796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这两年,随着《大江大河》《山海情》《功勋》《大山的女儿》《人世间》等一批高质量作品绽放荧屏,现实题材电视剧越来越受观众认可。2022年末,《风吹半夏》的大火,再次让观众看到了电视行业对现实题材剧的用心、用情。这部以钢铁行业发展历史为依托的现实题材剧,自开播以来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可谓细节用心、情节真实、画质精良,亲切感扑面而来,让观众纷纷点赞。

从内容出发,故事才有感染力

“作品核心的卖点就是表达的内容,这是最终能让观众和你共情喜欢你作品的基础,一切的人物以及人物关系,都是要从这里出发,为这个核心内容服务。否则所有出现的人物和故事就不会那么有力量,有嚼头,有感染力。”谈及《风吹半夏》的成功原因,该剧总制片人高金玺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所谓的共鸣,共鸣的不是故事中的事儿、出身、身份等,而是故事中传递的那种精神层面的内涵。看完原著小说和故事大纲后,我们大家都很喜欢。”

在平衡价值观表达和满足观众审美需求方面,高金玺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需要对整个故事做一个充分完整的调查,要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传达的价值观是什么,对于年轻观众能起到一个什么引领和帮助。比如《风吹半夏》讲述的是 1991年到2002年的故事,怎么把这个时期的人瞬间拉回到他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让他们有一种对自己青春的回忆,这个很关键。也想传达给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他们还年轻,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认为不同的年代戏,只要你传达的思想和你想表达的主旨是清晰的,它对当下的观众就是有呼应的。审美是个好东西。”

为了还原那个年代,《风吹半夏》的美术实地勘景1000余个地点,实景改造300余个。“大到码头、钢厂,小到一部道具手机,甚至是手机铃声,都要经过仔细考量;造型上,总服装数超过1万套,女主的服装准备了300多套,所有的服装都是来源于那个年代。”作为一部重量级作品,《风吹半夏》的体量是很大。高金玺透露,“剧组最多时工作人数超过600人,出演演员超过一万人次,有大量涉及码头、钢厂,以及群演人数过百的戏份,还要从宁波转场去哈尔滨两地拍摄,对于制作上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深耕生活,才能做好现实题材

高金玺曾担任过电视剧《剃刀边缘》《白鹿原》《理想照耀中国》《二炮手》等制片人、《冰雨火》出品人、电视剧《士兵突击》《辣妈正传》《我的团长我的团》发行人。在IP选择的考量上,高金玺也给出了肯定回答:一定是IP内容本身!“在这个‘内容为王’的年代,不论是头部IP或者是所谓的腰部IP,人气热度只是考量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这个IP本身的内容价值。一个好的IP不仅仅是要讲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能给读者、观众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能够传递出强烈的社会共鸣。”

高金玺以《风吹半夏》为例,“从一开始所有人就想做一部‘用心的作品’。实事求是,追求真实,不要浮夸,这是对每一个创作者的宗旨和要求。用什么态度来做这个作品,观众是能感知到的,想要做好现实题材,就需要深耕生活,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物以及事件了解得更透彻,那作品表现出来的就一定也是更清晰的。是要做成好故事还是为了迎合市场,带着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这很关键,同样的剧本,你的心境和态度不一样,做出的东西也会不一样。”

他进一步阐述:“一方面,需要从筹备期就制定严格的规划和管理体系,掌握所有部门的进度,每一天都不可能松懈。我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他们说我像是胶水,把所有部门,从资方、导演、编剧、演员、各主创,以及每一位工作人员有凝聚力地联合在一起,大家劲儿往一块使。这么大的项目真的是所有人的努力和负责才能有好的效果。其实我想说感谢我身后的制片团队的所有人,从前到后、由小到大、事无巨细地操心出力,没有他们我一个人干不成这事儿。”

如今,《风吹半夏》的品质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坚定了高金玺在电视制作上“更加不能松懈标准的决心”。“只有每一个细节都不凑合,才能最终呈现出一个高品质的、对得起观众喜欢的、禁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评论 1

  • 加贺见葵 2022-12-26 发表于四川

    可以可以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