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兼职乱象频发,准大学生们如何上好这堂特殊的“实践课”?| 封面评论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10 14:49 143516

蒋璟璟

“刚开始说好工资每小时22元,结果一到工厂,立马说每小时只给13元。我说我不想干了,中介直接扣下了我的身份证。”前不久,来自广西南宁的准大学生陈洋打暑期工时遭遇了这样一幕。陈洋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今年暑期来临,很多高中毕业生秉持着积累社会经验、赚点零花钱的想法,涌入暑期劳务市场。然而有不少人却掉入了求职陷阱。(法治日报)

高考之后,一个前所未有的轻松暑假随之开启。很多准大学生们,还没有踏入大学,就率先感受到了“职场”的险恶。他们中的一些人,原本兴致满满想要通过“暑期兼职”来积累阅历、小赚一笔,不曾想,却是命途多舛,遭遇各种套路不断。高中毕业生本就涉世未深,初来乍到杀入暑期工赛道,本身就不占优势。可即便如此,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样是必须守住的底线。“吃亏就当交学费”,这是自我的开解,却不应该是劳动力市场给准大学生们上的当头一棒。

高中毕业生暑假兼职,最主要的并不是奔着钱来,而是为了找点事做、多点社会实践。其逻辑起点,看似是“求职”“做工”,其实是“体验”“经历”。换而言之,过程很重要,而“回报”则好像没那么重要?怀着这种心态,去劳务市场找机会,本身就已先输一成。事实上,很多招聘方,对此类求职者的特殊心理早已心知肚明,故而往往是投其所好、死死拿捏。比如说,一些单位,动辄以“高大上”的工作体验为诱饵,吸引准大学生们入局。到头来,却是说一套做一套,学生们入职后,做着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当然了,也有一些直来直去、没有噱头的苦活累活,面向准大学生们开放。这就是另一套逻辑,雇佣者看重的,就是这一群体年轻力壮、时间充裕、性价比高……从本质上说,这也是一种打零工。但是相比于送外卖、网约车这类已经初步规范化的新型零工,暑期工的这类零工,并没有多少制度性的保障。其间,很少有书面契约而更多是口头约定,关于因“瑕疵”“过错”而减扣薪资的标准,也很模糊。本身缺乏社会经验的高中毕业生们,遇事很难有招架之力。

随意降工资、收取不合理费用、工资被克扣,除此之外,近年来每年暑期都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遇到中介骗局。所以,暑期兼职这件事,还真没那么容易。之于此,除了要做好心理准备,或许更重要的还是自我保护的技能准备与必要的法律知识准备。

评论 1

  • 神勇牛宝 2025-07-10 发表于四川

    暑期兼职坑太多,学校和家长应加强法律教育引导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