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姚瑞鹏
近日,一部《比熊殿下她权倾天下》短剧让粉丝日日催更,当短视频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一种融合AI技术与宠物经济的创新内容形态——"AI宠物短剧"正悄然崛起。通过AI生成宠物拟人化剧情、定制专属数字形象,创作者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单月涨粉超百万,并衍生出"私人宠物AI写真""数字克隆萌宠"等变现模式。
抖音电商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抖音电商开启直播的宠物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1%,而AI技术让拟人化内容正成为流量与商业价值双高的新蓝海。这一赛道为何能快速突围?背后是技术红利、情感经济与内容创新的三重共振。
博主“LT小狗日记”
◀
“小狗穿上礼服谈起恋爱”
AI宠物短剧成下一个蓝海赛道?
▶
当短剧写遍了霸道总裁,写腻了穿越逆袭,编剧们将镜头指向了萌宠,小狗穿上礼服谈起恋爱,袋鼠和考拉成为名侦探,一部《比熊殿下她权倾天下》短剧的制作博主“LT小狗日记”,在小红书迅速涨粉过万,粉丝紧催日更。不过不少人会问,如此脑洞大开的短剧是如何拍摄的?这背后是AIGC技术的不断发展,“LT小狗日记”博主是AIGC设计师,这部短剧所有的场景皆是AI生成。
近年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迭代,让低成本制作高质量视频成为可能。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4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微短剧用户占网民整体的52.4%。当传统萌宠账号陷入同质化竞争,AI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破局点。
“在2023年文娱领域AIGC应用增速就已经达137%,其中短视频创作工具使用率占比32%。”AIGC设计师张若琳告诉记者,目前通过Stable Diffusion生成宠物拟人形象,结合Runway制作分镜动画,单人团队即可完成从剧本到成片的全流程。
在技术支持的同时,记者发现AI宠物短剧也进入了情感需求的爆发时代,《2024年轻人养宠新趋势》显示,63%的95后宠物主愿意为宠物购买虚拟服务。AI宠物既能保留真实特征,又可演绎职场、恋爱等人类故事。加之平台流量倾斜,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出“AIGC内容激励计划”,对技术创新类内容加权推荐。据新抖数据,带"AI宠物"标签的内容播放量30天内增长420%,话题#AI宠物挑战累计播放量达16.8亿次。技术门槛的降低,情感需求的爆发,平台的大力推荐,让AI宠物短剧成为个人创作者弯道超车的机会。
◀
“一个月百万粉”素人变网红
首月广告收入即突破50万元
▶
“我们团队用AI工具将内容产能提升了太多了。”成都嘉犀MCN机构负责人黄勇透露,其孵化的AI宠物账号通过“宠物+职场”“宠物+悬疑”等剧情模板,首月广告收入即突破50万元。负责人称这类账号的快速崛起,揭示了AI内容创业的核心法则。
“真实宠物素材+拟人化剧情+热点话题,比如在新闻事件‘下班回微信被判断为加班’上热搜时,用AI生成宠物短剧,加入其加班改需求、团建露营等场景,单条视频广告报价可以达8万元。”该负责人介绍,抖音博主“喵大厨”可以成为对标例子。如今AI生成宠物短剧赛道已经出现互动共创模式,粉丝可投稿自家宠物照片生成专属剧情。
黄勇称此赛道发展如此快的最大原因是,工业化生产流程。“建立宠物形象数据库、分镜模板库,结合ChatGPT批量生成剧本。”黄勇表示目前头部团队通过AI工具实现“15分钟生成一条成片”,日更10条抢占流量窗口。
凭借着以上的条件,目前的赛道中快速崛起很多AIGC内容创作博主,黄勇说“一个月百万粉”的神话每天都在上演。新榜《2024内容产业年度报告》指出,AI生成内容账号同比增长218%,宠物拟人化内容广告溢价率超普通账号3成以上,抖音TOP100宠物账号中多个转型AI内容生产。
◀
宠物短剧背后的"私人订制"经济
AI写真、数字克隆与千亿级市场想象
▶
当粉丝量积累至一定规模,AI宠物创作者开始探索更直接的变现路径。艾瑞咨询《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2024年宠物拟人化服务市场规模达520亿元,其中AI定制服务成为增长引擎。
博主“LT小狗日记”在开启小号,承接宠物照片、视频定制服务。记者查询各大平台的相关博主,AI宠物写真,用户上传宠物照片,支付99-599元即可获得“国风”“赛博朋克”等主题艺术照。黄勇称,其AI写真复购率高,客单价增长快速。还有数字克隆宠物短片,通过多角度拍摄训练专属AI模型,生成生日祝福、节日问候等视频。淘宝数据显示,“宠物数字克隆”服务客单价集中在800-1500元区间。
而大平台和品牌更倾向于虚拟IP开发,头部创作者将AI宠物形象授权给潮玩、服装品牌。例如虚拟IP“吾皇猫”通过AI设计联名商品,预计年销售额破亿元,业内人士称其中市场潜力巨大。“这不仅是技术变现,更是情感消费的升级。”行业观察者李维指出,“年轻人愿意为宠物的数字化永生付费,这背后是孤独经济的深层需求。”CBNData报告佐证了这一趋势:Z世代宠物主购买数字纪念品的消费增速达166%。
AI宠物短剧的爆发,标志着内容创作从“真人出镜”向“数字生命体”的范式转移。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虚拟宠物的交互能力或将逼近真实生物,衍生出陪伴机器人、元宇宙宠物等新形态。对于创作者而言,能否在技术浪潮中抓住情感价值的核心,将是决定其能否从“流量网红”进化为“数字生命运营商”的关键。在这个赛道上,技术与温情的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评论 1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05-16 发表于四川
背后是技术红利、情感经济与内容创新的三重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