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洛,情意“绵绵”!绵竹结对援建甘洛共谋发展谱新篇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10-31 15:22 331359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王祥龙

2023年7月,德阳绵竹市选派结对帮扶凉山甘洛县的第四批30名干部人才顺利到岗,接过第三批绵竹援彝干部的“接力棒”,在甘洛县开启了新一轮帮扶工作。他们走访村社、开展调研,持续推进原有项目,开拓谋划新的篇章。

10月底,记者循着绵竹援彝干部的脚步,走进甘洛县,探访一个个落地生花的帮扶项目。在甘洛,感受情意“绵绵”。

丝绸之路重镇焕新颜

海棠驿站带动增收20余万元


古色古香的海棠驿站

甘洛县海棠镇,因过去广栽海棠花而得名,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古道进入凉山的第一重镇与重要关隘。坪坝村境内的青石板路上,马蹄印深深浅浅,虽历经千年风霜,但商客、马帮、军卒在此频繁经过的痕迹,仍能清晰捕捉。

人们南来北往,歇脚片刻,自然少不了美酒佳肴。上午9时许,小雨淅淅沥沥,海棠驿站老板补世兵正忙着为中午的餐食备菜,店员则有条不紊地将餐具摆往桌上,如同千年前那般,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待过往的客人进门而来,热菜即刻上桌。

推窗见景的海棠驿站

“改头换面”的海棠驿站,是绵竹对口帮扶项目之一。对口帮扶甘洛后,绵竹帮扶干部以特色文旅发展为理念,完善基础配套及旅游服务设施,对其特色历史古建筑进行保护和提升,助力当地的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2023年8月,投入近500万元打造的海棠驿站已全部完工并正式营业。目前,海棠驿站已成为当地展示海棠建筑特色及村史文化的地标建筑,预计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及当地群众年增收共20余万元。

漫漫上学路

甘洛学子与绵竹教师的双向奔赴


上午11时许,甘洛县民族初级中学校绵竹班的同学们正在上英语课,在支教老师刘显红的带领下,师生互动基本实现了全英文交流。转眼间,下课铃响起,刘老师匆匆回到办公室批改作业。她工位背后坐着的,正是与她一起来到甘洛支教的丈夫吴小飞。

“绵竹班”的这堂英语课,师生基本是全英文交流。

谈及支教,夫妻二人介绍了前一日家访的情景,单边车程近2小时,山路偏多,有的路只能正好容纳一辆小汽车经过,“回来还是后怕”。除在教学上认真备课,思想引导与悉心陪伴也是十分必要的,刘显红表示,学生们“翻山越岭”,从山中走来,漫漫上学路,定不能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在课堂上掉下队伍。

绵竹在眉山村投入150万帮扶资金,修建了1公里山间栈道,大大缩短了孩子们上学的路程。

2021年5月,第三轮对口帮扶甘洛工作开展时,绵竹援彝干部创新性地提出开设“绵竹班”,在绵竹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级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工作。今年,“绵竹班”迈入最为关键的初三阶段,因放不下学生,已退休的班主任黄明彦决定陪伴孩子们走过这一程。

带着使命、带着担当、带着感情,支教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带领孩子们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同时,在当地中小学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鲶鱼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学校近3000名师生,有效激发学校教育教学活力和学生学习动力。

开进来与走出去

眉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位于甘洛县东南部彝族神山“吉日波”旁的普昌镇眉山村,是全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也是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的重点项目。在集中安置点,白墙青瓦的房屋沿着道路整齐排开,以彝族文化风情为主题的一组组绵竹年画格外醒目,环境清新。

“民族美学第一村”眉山村

从半山腰搬到安置点,眉山村村干部布拉阿木最大的感触来自交通变化,如今,再也不用赶近20公里的路,到镇上采买一些新鲜蔬菜了,“现在有车子拉过来,什么菜都有”。

道路畅,产业兴,行驶在眉山村的,不只有流动蔬菜售卖车,还有一辆辆装满经济作物的车辆,载着眉山村村民的致富梦走出了大山。布拉阿木说,今年,村上种了万寿菊和金荞麦,村民们在家门口务工,一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绵竹帮扶干部来到眉山村,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好的生活环境,还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带领大家做产业增收入。”

恰逢放学,眉山村的孩子们从学校走出来。

绵竹对口帮扶甘洛县干部吴建平介绍,眉山村集异地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总投资为1396万,项目建设内容包括200亩梯田整治、风貌改造及景观打造,新建玛牧村民活动中心,村幼儿园改扩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等。目前,除村党群服务中心外,其余工程已全面完工。

因地制宜

产业帮扶后还有新思路


18时,天色渐暗,斯觉镇石德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2名村民正在将成堆的萝卜分批次转移至水池,待清洗干净,白白净净的大萝卜将被送到市场进行售卖;另一侧,3名村民则正在将秸秆送到机器进行粉碎,以便将其加工成黄储饲料。一天下来,每位村民将得到120元的收入,熟练的话,收入将增加至180元。

牧草加工基地

在接过“接力棒”后,绵竹市第四批帮扶干部进一步挖掘甘洛特色产业,精准对接绵竹的优势产业,其中,皇帝牧草加工项目就是双方优势互补发展的一个产业项目。项目通过探索“企业+供销社+专合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在甘洛当地推广种植高蛋白牧草——皇帝草,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租金2.7万元、为农户带来收入250万元。

“我们的饲料不仅可以解决周边牧民的需求,最远还卖到了甘肃、内蒙古等地。即将入冬,牧民需要为牛羊准备整个冬天的口粮,饲料供不应求。”企业方负责人欧阳建辉介绍,截至今年9月,企业已投入153万元主要开展牧草种植加工销售、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业务,聘用当地村民务工累计200余人。

日前,皇帝草已全部收割并加工完毕,待来年春天种牧草的时候再开工?见村民们地里的农产品长势喜人,帮扶干部与企业方一合计,利用项目车间开展优质农产品加工,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萝卜加工便是其中的一环。

在甘洛的第三年,帮扶干部郑大海与当地群众的语言沟通毫无压力。

七年来,绵竹重点围绕“防止返贫、产业发展、就业创业、人才培育、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集中攻坚,先后派出一年期以上驻甘干部人才423人次,常态化柔性选派干部人才超3000余人次,在甘洛53个部门、13个乡镇、60个村留下了帮扶的足迹,与甘洛县组织部选派的精兵强将携手,助力甘绵两地在发展中携手并进、共同繁荣。截至目前,已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33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233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2亿元。

绵竹市帮扶甘洛县工作队领队、甘洛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军表示,开展帮扶工作,不只要“扶上马”,还得“送一程”。“接下来,我们将着力锻造一支有活力、有能力、有情怀的帮扶队伍,助力甘绵两地在发展中携手并进、共同繁荣,为建成具有甘洛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强县贡献绵竹力量。”

评论 259

  • 南多村第一书记 2024-09-27 发表于四川

    点赞

  • 南部县分水村第一书记李桂武 2024-09-27 发表于四川

    带着使命、带着担当、带着感情帮扶

  • 南多村第一书记 2024-09-26 发表于四川

    点赞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