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何一东:最后的午餐

封面新闻 2021-10-18 15:09 48529

文/何一东

那天晚上,我正在和朋友聚会。微信一条消息传来,是某餐馆的美女老板小王发来的:“东哥,有空过来吃兔子嘛,最后几天营业了。”我有点诧异:“为啥最后几天?”她回答:“转让了,没时间精力去经营。”我知道现在餐饮生意不好做,但没想到小王的店这么快就要关了。

去小王的店吃饭是在今年初,有一位好友住在那边。店里主要经营啃骨头自助火锅,约40元一人。我平常对这类自助餐不太感兴趣,好友说去吃过多次,价廉物美。好友生活条件好,又是颇有名气的美食家,他说行那肯定行。于是,一晚,邀约几位朋友前去“试吃”。

进得店内,面积不大,有10多张桌子,环境很干净,墙面上的介绍图片也很艺术。吃饭,环境干净舒适很重要,而这家店给我的印象还不错。一位个子不高、面容姣好的女子笑盈盈迎来,好友介绍说她是店长,而且是我的老乡。

很快,色香味美的卤骨头端上桌,大家纷纷大快朵颐。连啃几盘后,我感觉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观察其他桌的食客,也是吃得心满意足。然后,大家又去自助拿其他菜品。我心想,照这样吃,老乡的店没什么利润啊!

价廉物美,食客自然蜂拥而至。我们后来又轮流请客,去过多次。每次老乡都笑容可掬,殷勤备至,还来敬酒,与我们合影。其实,开饭馆很累人,我无意中看到老乡还在操作间切菜,原来切菜员切伤了手,店里人手不够,店长便亲自上阵了。

然后,可能是利润太薄,啃骨头自助火锅变为火锅兔,主营兔和牛蛙,不再自助。味道麻辣鲜香,很巴适,我和朋友聚会时仍选这里。但如今馆子太多,各有所长,食客容易分散,要长期固定一家,太难。老乡的店,渐变冷清,我从老乡的脸上看到一种忧心。后来,老乡父亲身体不好,要动手术,她就辞职回家去了。

老乡走后,店老板小王希望我继续扎起,但朋友们都想换口味,我也不好勉强大家,去吃的次数大为减少。一次,我带几位朋友去吃,整个晚上,只有3桌人。其中一桌,还是小王请的一位高颜值的网红主播来拍短视频进行宣传。我有一种预感,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秋了,但我没想到会转让停业。

既然小王都说马上要关门了,我对这家店毕竟有一些感情,所以决定去吃最后一餐。正好到了周末,我喊上两位朋友前往。当时虽是中午,却只有我们一桌。小王有事不在,她在微信说:“东哥,谢谢你的支持!”但现在,我的支持已无济于事。

店里只有小王的老公和一位服务员。小王老公端茶倒水,神情颇显落寞。这餐饭是我吃得最沉闷的一次,虽然味道不变,但心情却大不一样,曾经的欢声笑语不再,曾经的热闹烟消云散。

写到这里,我想起前不久我和朋友的另一次聚会,本来选在宽窄巷子一家中餐馆。这家餐馆我最近两三年去吃过多次,价格适中,味道不错,店里设计古色古香,颇有老成都的场景。

后来,因新冠疫情,我们基本上没再去吃。再后来去过两次,感觉食客不多。这次聚会,是我提议,本来想先给店里的经理小唐打个电话订座,但又想现在生意都不太好,座位肯定有,就没打。

结果,快到聚餐的时间,我到了餐馆,却见铁将军把门。我吃了一惊,忙打电话给小唐,她说:“东哥,我们都关门一段时间了,停业了。”我放了电话,感慨不已。

我和朋友赶紧找餐馆,在人民公园附近,找到一家有几分名气的餐馆,食客寥寥,几位中年女服务员非常热情。菜的分量足、味道好,但直到我们尽兴吃完,食客仍很少。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2

  • fm741295 2021-10-20

    疫情对餐饮旅游冲击有点大!

  • 康永志 2021-10-18

    见微知著,疫情给歺饮行业带来何等影响!作者和编缉都有一双慧眼!👍👍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