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智慧供应链⑤:战略协同打破壁垒 共创供应链新生态

封面新闻 2024-12-23 16:42 42548

当今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供应链能力的提升逐渐成为了企业制胜的关键。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长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长虹提出了建章立制、数智融合、产业协同三步走战略。

那么产业协同该如何发挥作用,赋能产业发展?长虹通过不断实践论证,从跨职能协同、跨BU商务协同以及供应商战略协同三方面中找到了答案。

跨职能协同

资源优化 降本增效

“跨职能协同,其实就是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可以有效促进资源高效配置。”长虹供应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面对合规风险、物料优化及资源优化等多重挑战,长虹消费者BG创新性地成立了多个由研发、商务、品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小组,如集团集采专项组、电子物料协同小组等,通过制定协同机制、协同计划、开展联席会议等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电子物料门类多、型号多,一定程度上给研发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长虹电子物料协同小组建立了新物料协同和代码申请规范,有效避免了物料代码重复申请和浪费。同时,通过建立物料优选库,也提高了物料代码的复用率和采购效率,促进了各产业和业务单元之间的供应链协同。

除了优化流程和提升效率之外,跨职能协同也实打实地起到了降本的作用。例如,在长虹空调铜管使用方面,通过研发、品质、采购与生产部门的紧密配合,优先验证并使用行业中的新物料、新技术,持续对空调铜管参数降本优化,实现了空调产业铜管累计降本无税1000余万元。

跨BU协同

消除孤岛 整合资源

2023年8月,长虹供应链管理中心成立了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项目组,通过统谈统签及统谈分签的方式,消除了原有各BU分谈分签的信息“孤岛”,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还通过构建高效、透明的管理及信息平台,实现了采购信息的实时共享,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

通过集采汇集全集团各公司的需求,不仅获得了规模优势,同时利用长虹的品牌优势,可以与核心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在采购成本、结算方式等多个方面为各子公司赋能。据统计,今年1-7月,长虹已经累计实现了1000余万元的降本成效,集采在成本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参与集采的BU还实现了100%的资源保障率。此前由于分散的合作规模所造成的,在资源紧张时资源保障能力弱的问题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供应商与长虹双向相互赋能,共同催生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供应商战略协同

共分“蛋糕” 合作共赢

简单地说,供应商战略协同就是通过与核心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构建了高效、协同、开放、透明的供应链体系。而这也在技术创新方面“大有所为”。通过与供应商共建联合实验室,双方不仅可以借助联合开发、技术协同等方式,推动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而且还可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每年,长虹通过绩效评定来评判供应商的表现,给优质供应商颁奖,不仅是维护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更是尊重商业价值的体现。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协同,共同提升市场份额,增强了长虹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

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战略协同是长虹在供应链管理中迈出的重要步伐,不仅打破了部门与业务单元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壁垒,也促进了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整合。未来,长虹将继续深化跨职能协同、跨BU协同以及供应商战略协同的实践与探索,打造更加高效、协同、创新的供应链新生态,为产业链上下游铺设一条高效、透明、共赢的发展道路。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