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 实习生 陈思蓁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手心红白交错的斑块,引发热议。有网友形容“像撒了一层雪花”,也有人说神似“旺旺雪饼”。这些不痛不痒的斑块被戏称为“雪花手”,令人好奇:这到底是身体出问题了,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对此,四川眉山市中医院中医皮肤科医生潘军表示,从中医角度看,这种表现往往并非皮肤本身的问题,而是身体内部气血运行异常、肝气不畅等失调状态的外在信号。
“雪花手”究竟是什么?
潘军表示,从现代医学角度,“雪花手”与一种名为“马歇尔-怀特综合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属于良性表现,不会产生疼痛或瘙痒。
不过从中医角度看,“雪花手”往往被视为身体内部运行异常的一个表现,常见于以下几类情况:
气血不足:当气血运行至手部末梢不足,就可能出现皮肤颜色发白、斑块明显、手足冰凉等情况。尤其是一些人在夏天手摸起来依然冰凉,常常伴有乏力、疲倦、怕冷等症状。
肝郁气滞:情绪波动较大,或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也可能导致气机运行不畅,肢端血供不足,进而出现类似的皮肤表现。
白癜风等皮肤疾病:个别情况也可能是白癜风或手癣等皮肤病引起,但与“雪花手”不同,白癜风斑块边缘清晰、形态固定,不会随情绪、体质波动而变化。
“雪花手”需要就医吗?
如果斑块从未出现疼痛或瘙痒,也没有其他明显不适,潘军表示,一般无需特别处理或治疗。
但如果伴随以下症状:怕冷、手足冰凉、容易疲劳乏力、眼干头痛、食欲差等,则应提高警惕,尽早就医。潘军表示:“不要一上网看到图就怀疑自己得病,要结合身体整体的感受来判断。”
中医调理建议
潘军提示,调理的重点在于“补气血、疏肝理气”。
气血不足型:推荐当归、黄芪炖肉,或适量食用红枣、阿胶等补血食材。尤其是红枣,潘军建议“最好嚼着吃,泡水作用不大”。
肝郁气滞型:可通过改善情绪、自我疏导来调节。“情绪调节是主动的,药物只是辅助。”还可适当饮用薄荷泡水,有助疏肝解郁。
情绪与睡眠,同样重要
潘军特别强调,很多现代人的身体问题,往往源于两个关键因素:情绪和睡眠。
他解释,长期熬夜、情绪波动过大,都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肝气调畅,是诱发“雪花手”等外在症状的重要诱因。因此,规律作息、学会换角度看问题,保持心情平稳,也是日常调养的重要一环。
当情绪和睡眠调节得当,再结合饮食与中医调理,许多“小问题”可以在萌芽阶段就得到改善——这也正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评论 2
爱喝椰子水 2025-07-23 发表于四川
学习的
地理研究所 2025-07-23 发表于四川
“雪花手”多是气血或情绪问题,调理比瞎担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