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达新蜀道:跨越“难于上青天”,交出“天堑变通途”时代答卷 | 蜀道新歌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8-26 17:46 315892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雅西高速。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8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蜀道新歌》,七千多字雄文奏响蜀道筑路之歌、畅通之歌、开放之歌、文明之歌。


就像文中所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蜀道,新时代的新蜀道是填补空白、不断加密的立体交通路网,是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的发展之路,更是无数伟大的筑路者跨越山川谷岭创造的工程奇迹。

从无到有 路网加密

8月26日,时速350公里的成达万高铁迎来新进展,全线首座新建站房——开江南站主体结构完工。这是开江县的第一座高铁站,通车后这个川东门户将一步迈入“高铁时代”。

回望新时代蜀道延展,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突破的历程。

1995年,成渝高速建成通车,四川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随着雅西、雅康、汶马高速通车,四川高速首次通到“三州”(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去年年底,乐西高速昭觉至美姑段通车,凉山州腹地昭觉、美姑两县结束不通高速的历史。2024年,四川交通发展迎来“高光”时刻——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0公里大关。

成渝高速。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特大桥。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与此同时,高速铁路正在向更多地方延伸。2017年,西成高铁通车,高速铁路首次穿越秦岭山脉;2019年、2021年成贵高铁、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先后通车,川南自贡、宜宾、泸州迈入“高铁时代”;2023年,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通车,动车首次开进阿坝州。

截至2024年年末,四川铁路营业里程6915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2215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42.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0308.7公里。

横向对比,四川铁路、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全国第一,进出川大通道总数达50条;37.5万公里农村公路,规模全国第一,全省82%的县城实现15分钟上高速。到2035年,四川将基本建成全国交通“第四极”。

汶马高速。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速度更快 距离拉近

路网规模快速增长的结果,是城市之间时空距离不断拉近。这一变化,在成渝“双核”之间尤为明显。

从1952年通车的成渝铁路,到2020年年底完成提质升级的成渝高铁,两地铁路旅行时间从13小时、8小时、4小时,缩短到现在的最快62分钟。就在几天前,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首座牵引变电站封顶,“四电”工程加速推进。待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通车后,成渝互通时间将进一步压缩到50分钟。

高铁不断提速,高速公路也在加密、拓宽。

2020年12月24日,成渝间第四条高速公路——成资渝高速通车;2024年5月,四川开江至重庆梁平高速全线通车,川渝间高速公路通道达到16条;开通30年的成渝高速也将迎来升级,成渝高速扩容项目资阳段、内江段已经开工,待这条公路通车后,成渝之间将新增一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大通道。

货畅其流 人畅其行

这个暑假,川青铁路黄龙九寨站迎来客流高峰,7月16日起车站开启“破纪录”模式,连续4天创客流新高,单日旅客发送量接近1.2万人次。

川青铁路。 成兰铁路公司供图

事实上,自去年8月30日川青铁路通到黄龙九寨站以来,车站一直保持着火热状态。今年7月1日调图后,黄龙九寨站的列车开行数量达到25趟,较去年通车初期的11趟增幅明显;成都东至黄龙九寨站列车的最早发车时间为6点45分,黄龙九寨站至成都东的最晚发车时间为21点31分。“坐着动车游九寨”成为更多游客的首选。

2025年暑运期间的黄龙九寨站。 图据“西南铁路”

把视野扩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干道、农村公路的畅通,极大激发着公众的出行欲望。去年,国铁成都局全年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亿人次,第4亿名旅客常年往返成渝通勤,全年乘坐成渝高铁的次数接近80次;每到节假日,全省高铁站客流、高速公路车流多次突破历史新高。

2025年暑运期间的成都东站。 图据“西南铁路”

不仅如此,有了立体路网的支撑,货物的流通也更加畅达。

扎西卓在阿坝州马尔康市经营着一家松茸、虫草店,自从汶马高速全线通车后,她再也没有遇到过因断道发不出货的情况,当天上午采摘的虫草,次日上午9点就能到达成都,全国绝大部分城市都能实现次日达;上个月,成都开往青岛和广州的“北上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首发,加上此前开通的“长江班列”,中国经济“四大增长极”实现班列联通,四川特色豆瓣酱32小时内就能抵达广州。

根据规划,到2035年,除个别困难地区外,四川将实现“快速网覆盖区县、干线网畅达乡镇、基础网连接村组” ,有力支撑“123出行交通圈” (都市圈1小时通勤、成渝地区主要城市2小时互通、毗邻省会3小时到达) 和“123快货物流圈” (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8月26日成达万高铁开江南站主体结构封顶。 成达万高铁公司供图

跨越天堑 创造奇迹

通车里程不断增长,动车速度不断加快,一组组数据背后,蕴藏着交通建设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集合了四川盆地、秦巴山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多种地貌单元,谷岭最大高差达到7300米,四川复杂多样的地形成为筑路的天然阻碍。古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嗟叹,足以说明一切。

在每一个施工现场,这样的阻碍变得更为真切:海拔超过3600米的久马高速查梁子隧道,工人必须克服高海拔和零下36度极低气温带来的身体不适;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线路穿越龙门山地震活跃断裂带,打了整整9年;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最大埋深达到1944米,工人不得不像“捉迷藏”一样躲避突如其来的“岩爆”。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四川交通人逐步建立起“四向八廊”的交通路网,实现从蜀道通到蜀道畅的梦想。

最后,引用《蜀道新歌》文末的两句话:

“中国人是伟大的筑路者。思想如炬,大道如砥。”

评论 3

  • fm63f934 2025-08-26 发表于四川

  • 芮雯雯雯 2025-08-26 发表于四川

  • 闰年小子 2025-08-26 发表于四川

    古有蜀道难,今有高铁炫,蜀人笑开颜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